人物:董小狐(董瑞华)
董小狐,男,闽剧旦角,后改武生。原名董瑞华。
9岁进戏班,13岁上台表演。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已是闽剧名角,和在“三赛乐”戏班唱戏的刘小琴、李小白,合称“闽剧三小”。那时的董小狐以“秀雅柔婉”的旦角风格,主演了《玉堂春》、《窦氏女》、《五凤吟》等30多出大戏。
新中国成立后,戏剧界提出男女归行,不少男演员退出旦角舞台。从1954年开始,董小狐改练武生。《走麦城》中的关平、《一文钱》中的吴起、《少林寺》中的“铁柄”和尚……一个个灵捷勇猛的武生角色,为董小狐打开闽剧表演的另一扇窗。
1958年,董小狐所在的戏班合并到福州闽剧院,其后,他受单位指派赴上海戏剧学院学当导演。1962年刘小琴、董小狐携手执导了闽剧现代戏经典剧目《九命沉冤》。改革开放后,董小狐在福州红旗闽剧团先后执导过《护国皇后》、《百花公主》、《今宵月最圆》等闽剧大戏。1986年,他获得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退休后,董小狐并没有放弃舞台。他时常与师兄刘小琴、李小白合演《一文钱》中的折子戏,参加闽剧界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2009年,董小狐获得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等机构颁发的“闽剧艺术终身成就奖”。
2022年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95岁。[1]
参考文献及注释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林汉湘、刘小琴、詹剑峰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22-12-16
编辑整理:匿名
浏览次数: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