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汉湘(林湘儿)
林汉湘,男,闽剧旦角、小生、导演。艺名林湘儿,汉族,闽侯县人。
13岁那年,因家贫无力升学,他被福州闽班“新国风”收为学徒,拜郭凤璋、陈风贵、陈风芝为启蒙师傅,习旦角行当,以青衣应工。不到两年,他便在该班演出的《白蛇传》、《白玉堂》、《英雄泪》、《云翎燕》等戏中饰演主要角色。由于扮相俊美,嗓音洪亮,做功细腻,他的表演得到师长与观众的好评。
福州解放前夕,五月间,闽班“新国风”班主,在福州仓山区程浦头宣布戏班解散。名丑林务夏老师曾吩咐他去闽班“旧赛乐”搭班签约,他未去。尔后,早先成立的古田县业余剧团,邀请他、黄可卿、郭凤章、林凤来、李少楼、陈兰芳等六人(均系原“新国风”演员)一同前往古田县城,参与古田县大众闽剧团的组建工作。1950年7月1日该剧团正式成立(1958年更名为古田县闽剧团)。初期,林汉湘先生主演旦角二年,戏改后演小生。1953年起他从事导演工作,并兼任剧团艺委会主任。
1957年,林汉湘先生赴上海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戏曲演员讲习会(华东班)”学习并结业。其间,他得到戏剧专家的理论教育,了解兄弟剧种的表演风格,开阔了眼界。学习归来后,他积极钻研导演艺术,在导演工作中,他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既传承优秀的闽剧传统艺术,又打破其传统的公式化表演模式,努力做到准确把握剧中人物性格,通过人物内心感情为走向,启发演员的表演。他的处理手法做到“与人不同,与己不同”,力争每一台戏都能有新意。
导演工作初期,他经常观摩福建省实验闽剧团、四赛乐、三赛乐、复兴、赛天然、善传奇等闽班的新剧目演出,然后把这些新戏择优搬回剧团排练演出。他采取边观摩、边学习、边实践的办法来排练剧目。虽然有些生搬硬套,但演出效果很好。他也因此得到剧团领导的信任与培养。不久,古田县闽剧团接到参加地、市、省会演的任务,他也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导演之路,后任该团团长和党支部书记。
古田县闽剧团参加省戏剧会演,起先是小戏,然后才是大戏。每次会演都获导演奖或优秀导演奖并得到领导、专家的鼓励。
1980年,他导演的闽剧小戏《小包断案》,参加福建省现代戏会演,获导演奖。同年,他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次戏剧工作会议。1987年,他导演的新編历史传奇剧《油炸鬼传奇》,参加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获导演奖。
为了开拓视野,林汉湘先生密切关注全国戏剧动态。他先后十三次进京观摩戏剧演出、参加戏剧学术会议,多次观摩全国性戏剧会演及地方剧目。其这些经历对他导演艺术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一次,在北京观摩花鼓戏演出,给他启发很大。“这场演出有唱必舞,有说必动。所以,人物动作和人物内心活动与当时人物的处境结合得很好,不是外加动作,很感人。满台闪光点很多。他认为将来排戏就应该按这个路子走。”另外,当他观看杂技团表演时深有感触,走钢丝、高杆等老节目都向高难度突破,甚至采纳芭蕾舞的舞姿动作,将它融化到杂技表演中去,格外丰富好看。受到这些启发,他认为通过借鉴兄弟剧种和其他艺术门类,可以将其表演特色、精华融化贯通到闽剧舞台上,产生更好的艺术魅力。
古田县闽剧团成立以来,创作排练了一大批久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凝结着林汉湘先生的心血与汗水,这是他艺术理念与智慧的结晶。其中,新编现代闽剧《野草情》1991年代表福建省优秀剧目晋京展演,成为闽东地区第一个晋京演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团体,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副,戏剧专家郭汉城、刘厚生等领导、前辈的亲切接见与表扬。新编古代传奇剧《临水夫人》,1993年作为陈靖姑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展演剧目参演。林汉湘先生排练新戏十分注重剧本立意。剧本立意属于什么,就用什么样的风格和导演手法来处理。同时,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导演排戏十六字经。即“老戏新排、新戏老排、文戏武排、武戏文排”。所谓“老戏新排”,指的是老戏中有的形式太陈旧,应给予改变,拟用新内容、新导演手法给观众新鲜感。所谓“新戏老排”,指的是新戏乃至现代戏,太生活化也不好看,应该适当运用传统戏曲程式融化进去,使观众看后,既有艺术性,又是活生生的现代人物形象,不会感到枯燥。所谓“文戏武排”,指的是文戏唱段多,说白多,戏是偏冷的,导演应该注意哪个场面、哪段唱腔、哪段道白,给予适当的身段设计、造型设计,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所谓“武戏文排”,指的是武戏开打场面太多了,观众不一定爱看,导演应该“文”一点进行艺术处理,注重人物唱段、重点念白,多加情绪音乐等,避免武戏一武再武而满台皆是锣鼓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戏剧危机”戏景萧条,不少戏曲表演团体纷纷凋零。面对这种局面,林汉湘先生始终认为,艺术上的“喜新厌旧”乃是人之常情。只要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就会逐步改变“戏剧危机”这一状况。为此,他不遗余力在闽剧中不断地“标新立异”,锐意创新。例如,在排演传统戏《喜脉案》和《龙凤夺珠》时,省内不少闽剧团已经公演。他在导演处理上就“别出心裁”地予以适当包装。《喜脉案》省内率先采用唐代服饰和移动布景、道具、灯光等手法表现剧中人物的心态,给观众以独特、新鲜的美感。《龙凤夺珠》又先于全省戏剧表演团体,采用频闪灯、设计诸多新奇的特技手法。这些创新使古田县闽剧团在福州的演出后来者居上,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演出剧场观众爆满达一个多月之久。
数十年来,林汉湘先生导演的主要作品有:现代剧小戏《小包断案》、《求医记》等,大型现代戏《碧海渔歌》、《野草情》、《莫为归处愁》等及古装戏.《红痣情》、《油炸鬼传奇》、《假孝廉》、《红罗衫》、《桃花梦》、《梅山恋曲》、《舞龙女》等,多次参加省、地市戏剧会演,均获导演奖。其中《红罗衫》、《红痣情》、《舞龙女》、《莫为归处愁》等荣获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导演奖。1991年,《野草情》赴京献演,成为宁德地区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的晋京演出优秀剧目。
由于林汉湘先生的多年努力,积极创作演出现代戏,1984年古田县闽剧团荣获福建省文化厅颁发的“积极创作演出现代戏特别奖”。
1986年和1987年,林汉湘先生连续两次评为“福建省专业剧团好团长”。1989年林汉湘先生荣获福建省文化厅授予的“从事文化工作30年,为福建省文化工作做出贡献”荣誉称号。1994年12月,林汉湘先生从古田县文化局光荣退休。
2003年9月,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宁德市文联,联合举办“林汉湘、林之行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有关部门给林汉湘先生隆重表彰,授予他“德艺双馨”荣誉称号。
2009年9月24日,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世界福州十邑闽剧票友联谊会等单位,联合在福州大戏院举行表彰八秩闽剧艺术家文艺晚会。林汉湘先生与刘小琴、董小狐、李香君、林德禧、陈妙轩、林祥仁、叶巧云等10位闽剧名老艺人同时被授予“闽剧艺术终身贡献奖”。
面对获奖,他的感言到:“要把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艺术,把闽剧好的传统剧目、表演艺术传下去,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搞艺术的编、导、演、音乐、舞美,都要跟上时代。只要是观众喜欢的艺术就要抓住不放”。林汉湘先生说到做到。退休后,他一直坚持为各县民营剧团导演新戏,或当艺术指导,或辅导新一代导演学生。直至年事已高,人们依然在剧场舞台上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待人真诚、诲人不倦,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传帮带,实践着他自已信守的诺言。据不完全统计,退休后他导演近百本戏,其中他为周宁县闽剧团执导的《红罗衫》、为福州市红旗闽剧团执导的《红痣情》、为长乐市闽剧团执导的《舞龙女》等,先后荣获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导演奖。在日常业务演出中,他排练的新剧目可观赏性强、雅俗共赏,深受闽剧观众的的欢迎和好评与业界的爱戴和敬重,人们赞誉他“好人、好导演”。
2023年病逝,享年90岁。[1]
参考文献及注释
-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c1Njg2MQ==&mid=2649651869&idx=3&sn=66e5005a53748b1835e3f8c3ec9e9410 剧坛回眸 | 林汉湘先生的闽剧情缘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24-08-22
编辑整理:匿名
浏览次数: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