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邢雪琴


梨园百年琐记目前还没有邢雪琴的介绍。如果您有其介绍,欢迎提供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这个人物暂时还没有介绍,如果您有其介绍,欢迎提供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http://www.yueju.net/news/193.html

邢雪琴(1904~1972)  琴师。原名邢延钟,浙江省嵊县下南庄人。家贫辍学后,一边做小贩谋生,一边进“坐唱班”学唱京戏,同时研习丝竹吹打。3年满师后,即自己组班教唱,或外出坐唱,对京剧旦角与老生唱腔均所熟悉。1931年至杭州进“大华舞台”戏班拉琴(该班兼演京剧、越剧)。1935年转入施银花领衔之“第一舞台”。从此,除短期为陶素莲、赵瑞花、袁雪芬、傅全香,竺素娥、尹桂芳、范瑞娟等人伴奏外,10余年内始终与施银花保持合作关系,对女子越剧〔四工调〕唱腔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他对京剧、绍剧、婺剧及江南丝竹、民间曲艺均有较深造诣,所以能在行弦托腔中自然地融入丰富的旋律,但又不失〔四工腔〕韵味,与施银花的配合极为默契。性格木讷寡言,而对伴奏业务却极善钻研。经过短期合作,即摸索出“糅合京剧成分,创造越剧过门”的路子,使〔四工腔〕的伴奏旋律趋于稳定和规范,所创造的〔四工调〕起调、落调乐句,被广泛模仿,并一直沿用。伴奏弓法娴熟,变化巧妙,常用即兴加花手法,使唱腔显得丰满流畅,色彩丰富,为同行钦服。1936年底在上海为施银花伴奏,灌制了《盘夫》、《志贞哭图》、《重台分别》等唱片10多张。其中《方玉娘祭塔》1张不用胡琴伴奏,而由他用人声伴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应腔入调,另具一格。1941年,又应邀为支兰芳伴奏,在上海灌制了《恩爱村》、《黛玉葬花》等唱片4张。建国后,从杭州的新乐越剧团去支援桐庐县越剧团,担任乐队队长,还编有小剧本多个。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遣送回乡。


匿名 提供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