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贾炳正


贾炳正便装照
贾炳正便装照
出生1932103日,农历壬申年初四
逝世2022927日,农历壬寅年初二日,10时25分

人物分类
晋剧 鼓师
贾炳正,男,晋剧鼓师。山西太原人。

1946年缀学进了太原复兴舞台,拜王德胜(乳名宝儿则)为师,学打鼓板。当时,新化大戏院(后名三院)的申天福,南仓巷山西大戏院的冯万福,新民大戏院(后名二院)的白晋山等都是各戏班的主要鼓师,在艺术上各有长处,对他的成长都曾不吝赐教。3年后,他转入平遥县晋剧团,1953年改为榆次专区晋剧团,后改为晋中晋剧团。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皈依赵挺杰(润生)师父的艺术怀抱。赵师父,既是名马锣师,又是名鼓师,当年人称“三朝元老”,赵师父的艺术风格向以严谨著称,造诣精深,对他的管束与教诲特别严格,使他在艺术上很快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统一了路子,规范了底号,纠正了弯路,弥补了不足。与此同时,还传授给他不少将要失传的打击乐演奏技巧,使他在艺术上逐渐趋于成熟,站稳了脚跟。

他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有机会为许多著名演员的拿手好戏充任司鼓,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如丁果仙程玉英主演的《走雪山》;丁果仙、筱桂琴马秋仙马福仙主演的《女忠孝》;郑雅楼主演的《淮都关》、《土祖庙》、《折桂斧》、《回荆州》等;刘芝兰张桂娟主演的《凤台关》、《杀宫》等;鹿儿红主演的《击鼓骂曹》、《抚琴》,与小一声雷主演的《高平关》等;王银柱主演的《庆顶珠》、《看兵书》等骨头戏。对文戏,他掌握了各演员的动作特点,所以伴奏起来得心应手,配合默契。对武戏,无论长靠短打筋斗戏,也都能与演员密切配合。对曲牌戏,如《炮烙柱》,全场22场,从始至终,场场都用各种曲牌近40个,他都指挥的有紧有慢,恰到好处;昆曲戏《嫁妹》中有不少专用的精华打击乐,当时由王永年指导,刘光明排演,乐队有老乐师秦亮吹奏,赵挺杰师父亲临现场指导他司鼓;还有《草坡》、《宁武关》等戏的曲牌,也都受到了赵挺杰、王永年师父的真传实教,使他的演奏技巧有很多提高。多年来,他在演奏上特别注意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喧宾夺主,噪声满台。尤其在录音、录像时,更是加倍注意,始终都严守一个“伴”字。比如对程玉英、田秀英主演的《爬堂》,李占维主演的《哭灵堂》等由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程玲仙主演的《游西湖》的录像;侯玉兰主演的《下河东》等灌制立体声唱片或录盒式磁带他都是紧贴唱腔,音响适当,这是他一贯的伴奏作风。

1976年为了培养司鼓接班人。他抱着尽传自己所知的态度,从晋中晋剧团到晋中艺校任教,亲手培养了30多名打击乐人才。如今,分布在全省各大晋剧团,桃李满天下。

由他编著的《晋剧传统锣鼓通谱》,是晋剧界最为全面介绍打击乐与乐队配合的教材。他为出此书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终日编审校对,细细推敲,如何能让一些爱好者看懂读懂,学会悟出其中的道理和奥秘,也是编者所费苦心思。此书里有对各种键法、底号、叫板的方方面面做了示范和举例,对乐队各种乐器的技法和理论也做了相关的介绍,是晋剧打击乐板腔曲牌的百科全书。该书在全国戏曲音乐界乃至整个晋剧艺术界影响深远。

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晋中艺校副校长、晋中青年剧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

2022年病逝,享年91岁。[1]

参考文献及注释
  1. ^ http://www.chnjinju.com/html/html/show/2022/0928/17717.html 晋剧演奏家贾炳正去世 享年91岁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22-10-17
编辑整理:匿名
浏览次数:757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