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谢禄


谢禄
谢禄
出生1920年,农历庚申年
逝世1988年,农历戊辰年

人物分类
河南曲剧 生行演员
河南曲剧 净行演员
谢禄,男,河南曲剧老生、花脸。河南省孟津县铁谢村人。

家境贫寒,只读了四年私塾。14岁时父母双亡,遂到铁匠铺当学徒,后到饭铺学炕油旋馍。

自幼爱听曲子戏,自学了《祭塔》和《周老汉送女》,还按照词意揣摩表演动作。21岁时,应乡下临时曲剧班社相邀,暂离炕馍铺,参加演出。班社散伙后仍回炕馍铺。此后,逐渐搭班唱曲剧,开始艺术生涯。

年轻时嗓音圆润,音域宽广,真假声运用自如,戏路很宽。小生、花旦、须生、小丑、老生等都演。《压塔》里演过白蛇,也演过许仙;《二进宫》里演杨侍郎,也演徐延昭。经数年舞台实践,逐步专攻老生。

1951年加入洛阳中原曲剧团,随朱六来刘卫生李太安阎福应朱双奇等首次到兰州演出,在《打金枝》里饰唐王。1954年受邀参加偃师县民营曲剧团,在《杀齐王》中演崔抒,被誉为“活崔抒”,名满洛阳北一带。因观众的热情鼓励和欢迎,倍受鼓舞,在条件差、生活无保障的环境中依旧坚持练功。谢老曾深有感触的说:“要想唱好一句戏,没有百而八十遍的揣摩、苦练,是不行的。”

1955年民营剧团正式成为偃师县曲剧团,任副团长。因演出需要,转工黑头。剧团排演《将相和》,派他演廉颇,因此从老生腔,转学黑头腔。吸收曲剧、梆子、京剧等剧种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曲剧黑头表演风格。张广耀1949年在洛阳农民曲剧社首创黑头腔,曾演出过《铡美案》,但谢禄没见过。欲借鉴梆子戏爨金声的黑头腔,可惜此人已去世多年,只好步行二十余里去拜访熟悉爨家声调的人请教。又去京剧团观摩学习花脸唱法。反复研究各种调门,一字一句细心揣摩,终于摸索出了曲剧和梆子黑头唱腔的潜在规律,在阳调基础上进行改革创造,使音调高亢挺拔,明亮生辉,研制出了带有爨家韵味的曲剧黑头唱腔,轰动豫西,惊动省垣。

张广耀的黑头腔只有撩子、阳调两个曲牌,谢禄又将诗篇、慢舵采用转调唱法,将一般定位C调的诗篇上移五度转为G调演唱,使音调刚劲明亮。演唱慢舵时,提高二、三、四句的落音,过门由C调转为G调演奏,把这些优美抒情、文雅缠绵的曲牌唱出了虎劲吼音的新韵味,成功研制出曲剧黑头行当的一套风格独特的唱腔,为曲剧发展做出可贵贡献。

195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河南省曲剧团成立,调入省团。对排演现代戏积极主动,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收租院》、《夺印》、《红灯记》、《掩护》、《报春花》等剧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广泛。

从艺40多年,先后在《铡美案》、《打銮驾》、《包公告状》等几十个剧目中塑造了活生生的包公形象,被广大戏迷赞誉为曲剧艺术舞台上的“活包公”。

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剧团主要演员。

1988年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69岁。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张人民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17-11-22
编辑整理:京腔京韵
浏览次数:3109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