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窦凤霞


窦凤霞
窦凤霞
出生1967年,农历丁未年

人物分类
秦腔 旦行演员
陇剧 旦行演员
窦凤霞,女,秦腔、陇剧旦角。出生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一个梨园世家。父窦富民,是解放后庆阳地区第一个剧团“五四剧团”的第一批演员,曾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毛女》中旦角唱响陇东。其母李毓秀出身于书香之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宁夏隆德县剧团演青衣旦,在平凉、庆阳一带很有名。姐姐窦凤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生于如此梨园之家,窦凤霞自幼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酷爱戏曲艺术,且有演唱天赋,五、六岁即能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中一些唱段。1980年以13岁幼龄入宁县剧团当演员。时逢传统剧开禁,加之她虚心肯学,苦练苦唱,经过家庭指导,很快便成为一名呱呱叫的小演员,不久便成为剧团的台柱子。足迹踏遍了庆阳的山山水水,唱腔和演技留在了老老少少的心目中。

1992年,窦凤霞考入甘肃省艺术学校,攻读戏曲表演专业。1995年毕业即到甘肃省陇剧院,主演正旦角。

10年来,她以舞台为生,以戏曲为命,严于律己,敬业勤学,演技不断提高。她先后主演了《枫洛池》、《石龙湾》、《死水微澜》等多本大型陇剧,为观众塑造了邬飞霞、望月、张彩螺、邓巧姑等不同类型的巾帼形象,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窦凤霞做戏,认真扎实,细致入微;表演动作干练,逼真传神;扮相清秀俊美,入时合宜;唱腔字正腔圆、嗓音宏亮,刚柔相济、婉转甜润,可塑性很强,有着一副天生的金嗓子。这既得益于先天的恩赐,又受惠于后天的磨练。在甘肃省陇剧院推出的大型陇剧《死水微澜》中,她扮演巧姑,当听说把她嫁于一个商铺的老板时,喜形于色。新婚之夜,她采取耍手帕的杂技绝活,表现了邓巧姑此时此刻欣喜若狂的神态:当巧姑看到新郎长相丑陋,尖嘴猴腮,是一个傻男人时,窦凤霞以惊诧掩面痛哭、出跑等一系列细致入微、合情合理的动作,展示了巧姑的不满和愤怒的心情。后来当巧姑冲不出封建礼教束缚时,只得认命就范,违心相伴。巧姑对傻丈夫蔡兴顺既嫌又怜,当清兵入店,殴打其傻夫时,邓巧姑又怜悯傻夫,窦凤霞为展示巧姑这一性格,通过一个干练规范的抢背,表现了巧姑对傻夫的呵护和对清兵的反抗,把巧姑此时的义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扎实的演技功底,见斑而知豹。当剧情发展到高潮阶段,顾天成要娶巧姑为妻时,巧姑提出了五大条件。窦凤霞为了充分展示巧姑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将这板中心唱段用嘛黄的板式,一板一眼,慷慨陈辞,以表白巧姑心迹。铿锵处,句句钢铁;绵软处,声声柔情,把一个性格泼辣刚强,敢说敢为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活生生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窦凤霞精湛的演唱艺术,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中国文化艺术部门的褒扬。2000年10月,她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荣获演唱一等奖;2001年10月在首届甘肃红梅奖大赛中又获演唱一等奖。在父亲和姐姐的帮带和熏陶下,她大胆创造,用细腻真切的唱腔和整齐清楚的推字道白博得了观众的好评。许多场合,她与姐姐同台演出,既同出一家,共出一师,又风格各异,特色不同,可谓是珠联璧合。窦凤霞主演的《断桥》、《表花》、《石龙湾》等剧目先后多次在全省获奖,《断桥》还在西安主办的首届秦腔艺术节上荣获表演一等奖。

现为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二级演员。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窦凤琴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06-02-08
编辑整理:可风、640929
浏览次数:6813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