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朱福侠


朱福侠
朱福侠
出生1936222日,农历丙子年三十
逝世2006112日,农历乙酉年十三

人物分类
京剧 生行演员
京剧 导演工作者

科班院校
厉家班 福字科 学生
朱福侠,男,京剧小生。祖籍山东济南。

13岁进重庆“厉家班”学艺,先学花旦,后改学文武小生。从师厉彦芝戴国恒等,1960年拜叶盛兰为师。经过了难以想象的辛勤磨练,经过了无数前辈艺术家的指点,他以精湛的小生艺术而独树一帜。在50年艺术生涯中,朱福侠曾演出剧目150多个,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20多个,形成了“武戏文唱,文戏武唱”的表演风格。被誉为是“继承京剧的传统,吸收川剧的营养”的“川派小生”。其代表剧目主要有《周仁上路》、《周仁哭坟》、《忆十八》、《群英会》、《小商河》、《双枪将董平》、《雅观楼》、《八大锤》、《罗成》等。朱福侠曾在北京举办个人专场和独创剧目展演专场,曾获上海第七届“白玉兰”主角奖,1998年受聘为大连京剧团艺术顾问。晚年他曾改编、导演了大型京剧《白蛇传》、新编大型历史故事京剧《戚继光》等,参与排导、指导的剧目有昆曲《牡丹亭》、京剧《中国贵妃》(《大唐贵妃》)、越剧《藏书之家》等。

在排演大型京剧《白蛇传》之前,朱福侠小修了剧本,因为重庆演这个戏时间很久了,并且排演过“几种本子”,田汉的仅是其中之一。这次的修改润饰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开幕时增加了“荷花”、“荷叶”的舞蹈,因为地点在西湖,把“荷花”和“荷叶”全都拟人化,全都当成“活的龙套”,以他们来贯穿全剧。这个尝试很有见地,因为川剧在重庆的影响最大,搞些歌舞放在全剧开头,给观众一些“泛戏曲”的感觉,川剧观众是乐于接受的。再一点,就是使用了“厉家班”最爱用的特技。比如端午节白蛇喝下雄黄酒以后,药力发作了,她以自己的法力去抵御——如果以小说描绘这个过程,可以写很长很长。但舞台上通常是歌唱——增加一个大的唱段。但《白蛇传》这样做有麻烦,因为唱词是田汉先生写的,那风格早已定形,其他人很难达到田老的水准,更别说超过了。重庆的导演很高明,他采取了新颖的处理,给此际的白蛇一点特技:单膀臂的长水袖。以往,西安梨园有一位姓李的老先生,创造了一种长水袖,那舞蹈难度是很大的,北京上海都有人跑去学。但这种技法一直没能在更大的范围流传,因为它总有一些“为演而演”的毛病。因为京剧水袖的材质和长度,经过二百年的考验也已定形。换言之,就是不能再长也不能再短,不能再飘也不能再沉。如果在甲剧一个样子乙戏又一个样子,那就没有了章法。但重庆的做法不同,决定使用长水袖,并且只是单独的一只——这一只飘扬出去,就很有一种“蛇在挣扎”的意像——目的在于表现白蛇服用了雄黄酒,心中腹中都在痛苦,但她依然和药力以及恶势力搏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课徒授艺。其学生如胡正中包飞王凯谷好好季云峰傅希如吴凤花魏春芳等。

为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首届学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大连京剧团、上海昆剧团、浙江省京剧团艺术顾问,重庆大学电影学院、上海师大表演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2006年1月12日因胃癌病逝,享年70岁。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包飞冯远江李世荣杨楠叶盛兰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1)20世纪60年代初,重庆市京剧团的小生演员朱福侠不舍万里,来到中国京剧院,找到叶盛兰,郑重表示要拜他为师,学习叶派小生。叶盛兰对朱十分冷淡,而朱对叶非常恭敬。
  一日,叶盛兰将朱福侠带至僻静之处,问:“我知道你是团员,你知道我是右派吗?”
  “知道。是右派我也要拜您为师!”朱福侠说着,双膝跪下。
  叶家几代经历的收徒场面还少吗?但这是叶盛兰遇到的一个意外景致,他流出热泪,也收下了这个徒弟。

2)朱福侠和剧团天字辈演员陈开群合作演出过《周仁献嫂》其身段、表情、眼神,再到唱,让剧场观众“炸锅”甚至被剧中人物感动到现场掉泪。

匿名 提供


最后更新:2006-06-24
编辑整理:大戏魔、小豆子、匿名
浏览次数:7099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