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张金兰


张金兰便装照
张金兰便装照
出生1928年,农历戊辰年
逝世2023831日,农历癸卯年十六

人物分类
柳琴戏 旦行演员
张金兰,女,柳琴戏旦角。生于郯城县花园乡。

6岁随父学艺,8岁登台演出,19岁就全面掌握了柳琴戏的传统剧目,成为鲁南苏北一带具有广泛影响的演员。

张金兰自从艺起经历了柳琴戏诞生以来的“跑坡”、“对子戏”、“抹帽子戏”、“班社”等各个阶段,直至发展成为具有戏剧形态的地方戏剧种,为柳琴戏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影响作出了突出贡献。她的演唱华美俏丽、字正腔圆、说唱相融、变化自如,并融汇南北唱腔、形成“张氏风格”,在柳琴戏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鲁南苏北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钱”的佳话。

张金兰擅长青衣兼演花旦,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广采博取、融会贯通,创作了众多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特点和演唱风格。

张金兰的声音明亮清脆,高音部分有直冲云霄的力度,低音区域又异常的柔美与纯净。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翻高拖腔时灵活运用大小嗓,整体唱段上合理变换花腔曲调,特别是在唱腔中巧妙地附加了一些必要的虚词、衬字,从而使自己的演唱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华美俏丽,使观众从中获得了美的艺术享受。

张金兰十分注重“说”与“唱”的内在表现力和感染力,注重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她在一些表达激动感情和叙述性的唱段中,常常穿插使用带有节奏的连续“垛板”,形成了说唱相间的演唱特点。比如张金兰饰演的《秦香莲》,采用了柳琴戏中的“悲腔”、“哭皮”、“垛板”等曲调,以词意行唱腔,边说边唱,使人听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张金兰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不仅把唱腔、念白与地方语言紧密地糅合在一起,还把表现内容、表演风格与当地人的欣赏趣味、生活习俗结合起来,进而使自己的演唱通俗朴实、生动形象。她以浓厚的地方语言为基础,科学地运用发声时声带运动的规律,达到了字正腔圆、字清腔纯、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使人听来既流利顺畅,又亲切自然。

张金兰深入挖掘作品人物内在的喜怒哀乐,倾注真实的情感,恰到好处地掌握情感表现的分寸,在整体唱段和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腔韵处理的技巧手法,从小细节进行细致的雕琢,精确地处理,追求每个唱腔“韵味”的极致。

退休后,张金兰积极履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职责,以柳琴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为己任,针对柳琴专业艺术人才匮乏、传统剧目遗失及社会宣传乏力等突出问题,全力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树立人才意识,注重人才培养。张金兰经常对青年演员言传身教,对艺术学校的学员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参与了多期柳琴戏学员班的教学,经常与外地柳琴戏院团进行业务交流,为柳琴戏剧种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

为柳琴戏的传承保护东奔西走。张金兰作为多届政协委员、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经常参加公益性活动,加强柳琴戏的影响和传播。在张金兰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临沂市艺术学校重新开设柳琴戏专业,每年定额招收柳琴戏演员,使柳琴戏有了专业后备力量。

张金兰把几十年积累的演出剧目、舞台经验以及唱演技巧用文字和录音、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系统资料,作为传授柳琴戏的教材。先后整理了《王三姐剜菜》、《王二英思夫》等传统剧目的资料,并录制一批精选唱段伴奏带和曲谱以便传唱、普及,为抢救性保护记录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张金兰在柳琴戏的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4年,在山东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荣获演员一等奖。1960年,上海唱片社专题为张金兰灌制了《丝鸾记》、《父女顶嘴》等脍炙人口的唱片。2006年《中国戏剧》杂志以《“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钱”——访拉魂腔表演艺术家张金兰》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2009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柳琴戏苑长青树——张金兰评传》,该书以传记的形式,记录了张金兰的艺术人生。2016年被临沂市授予“沂蒙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 2018年获得“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终身成就奖”。

2023年在临沂去世,享年九十六周岁。[1]

参考文献及注释
  1. ^ https://app.langya.cn/a/686138.html 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张金兰在临沂去世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24-08-22
编辑整理:匿名
浏览次数:260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