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尚和玉


尚和玉便装照
尚和玉便装照
出生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
逝世1957年,农历丁酉年

人物分类
京剧 生行演员

科班院校
富连成社 顾问
稽古社子弟班 教师
荣春社 教师
尚和玉,男,京剧武生。尚派武生创始人。原名尚壁,字和玉,绰号“尚老道”,官称“尚老将”。生于直隶宝坻(今属天津市)大套村。

尚和玉年幼时家境贫寒,他在家排行最小。7岁时开始和一梆子班学戏,工武生。久经磨炼之后,学得一身好功夫,而且唱工、做派俱佳,20岁左右就已在乡间故里有“活赵云”之称。不久便只身进京闯荡。当时的北京城是诗歌京剧名家荟萃之地。尚和玉进了玉成班,又经过一番摔打和起伏,在一出《收关胜》中饰演关胜一角,大获成功。他从三张桌子搭起的台子上一个“云里翻”稳稳落地,征服了全场。1900年庚子事变后,尚和玉回到天津发展,长达25年之久。此间往来北京、上海等地,红极一时。后从师于著名武生俞菊笙,即当时武生三大派之一的俞派。尚和玉得到了俞之内弟张玉贵、俞之姐夫张虎山二位老师的精心培养,艺路大开,后到津门及东北各地演出,崭露头角。他武功扎实深厚,身段、把子、架式、气度稳练大方,唱、念咬字真切有力。为人敦厚,演戏严肃认真,为同代杨小楼所推重。他的艺术风格是以粗犷豪壮、勇猛凝重著称,并有自己的创新。后来与杨小楼各自光大俞派艺术,并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杨派与尚派。尚和玉凭借一身绝技,在《四平山》中演活了李元霸,每次演出都会博得满堂喝彩。杨小楼对尚和玉精湛的技艺推崇备至,曾发誓不演李元霸的戏。

1926年,尚和玉应梅兰芳之邀,参加了梅剧团,与梅兰芳同台演出的剧目有《长坂坡》、《金山寺》、《凤还巢》和《太真外传》等,之后,尚和玉定居北京。在他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曾同孙菊仙余叔岩、杨小楼、翁偶虹刘仲秋钱宝森言菊朋陈德霖周信芳马连良刘喜奎王又宸章遏云奚啸伯等等著名演员同台演出。上演的剧目还有《晋阳宫》、《伐子都》、《定军山》等。

尚和玉作为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作为一个流派的创始人,他十分注重新人的培养。早年尚和玉曾在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教,20世纪30年代应邀到天津稽古社戏班任名誉社长、特邀教师,亲自主持子弟班的教学工作。培养了李元春张春华徐俊华蔡宝华刘武华等许多剧坛后起之秀。建国后,尚和玉在中国戏曲学校执教,又培养了一批武生人才。为了保护嗓子,尚和玉长期独居,有人将他的名字倒置过来,称其为“玉和尚”,有人还戏称他为“尚老道”,一般人都尊称他为“尚老将”。

尚派传人有韩长宝朱小义娄廷玉傅德威侯永奎和天津稽古社的蔡宝华等,他们在继承尚派的基础上分别有所发展。《四平山》是尚和玉最著名的代表作,《艳阳楼》、《铁笼山》、《挑滑车》等剧也是他艺术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剧目。

1957年,尚和玉病故于北京。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柏之毅鲍吉祥蔡宝华崔捷三丁震春傅德威高博陵郭少安韩长宝贺永华侯永奎黄元庆金少山李吉瑞李元春娄廷玉钱浩梁邱富棠尚长春沈三玉舒茂林宋永珍孙盛云孙元彬谭富英王金璐王庾生鲜牡丹奚啸伯徐东霞薛凤池许良臣阎宝泉俞菊笙余叔岩张德发张德华张德俊赵瑞春郑法祥郑星垣周啸天朱桂芳朱小义朱作舟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18-10-26
编辑整理:曾青化铁是为、小豆子
浏览次数:16316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