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刘奎童


刘奎童
刘奎童
出生18961024日,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十八
逝世1966418日,农历丙午年廿八

人物分类
京剧 生行演员
刘奎童,男,京剧老生。河北丰润县人,生于唐山。梨园世家子弟,父亲为老伶工刘祥云,工武旦,艺名“九仙旦”。同胞姐弟五人,大姐刘凤娇,即周信芳先生原配夫人;二弟刘四立,工短打武生;三弟刘五立,工长靠武生;四弟刘六立,工武净。

刘奎童幼习武生,曾拜老伶工苏珽奎先生为师,同门师兄弟有刘奎英,工武生;王奎升,工文武花脸;张奎元,工架子花脸。

在苏先生门下期间,刘奎童先生学习了诸多传统剧目,武生戏有:《恶虎村》、《连环套》、《落马湖》(“八大拿”等黄天霸戏)、《薛礼叹月》、《独木关》、《刺巴杰》等;文武老生戏有:《莲花湖》、《溪皇庄》、《剑锋山》、《八蜡庙》等;长靠戏有:《百凉楼》、《潞安州》、《请宋灵》、《战宛城》、《战长沙》、《大报仇》等;做派老生戏有:《四进士》、《九更天》、《南天门》、《坐楼杀惜》、《打严嵩》等。

刘奎童演艺足迹遍布全国,东北、华北、华中、江南、西南、西北均曾演出。曾与周信芳、白玉昆林树森冯子和瑞德宝马最良醉丽君等诸多名家合作。

刘奎童在上海演出时,长期和周信芳合作,又和周有姻亲关系,故而经常在一起钻研京剧。比如说《萧何月下追韩信》一剧,周信芳和刘奎童在演出过后,都觉得萧何比韩信更有戏,两个人进行了一番讨论后,便创作出了新的剧本,流传至今。因此,可以说刘先生也参与了麒派艺术的创立。

此外,刘奎童还和周信芳合演《狸猫换太子》、《十族方孝孺》等戏,刘奎童既有自己的风格,又吸收了周信芳的表演特色,融会贯通。常演出的麒派剧目有:《萧何月下追韩信》、《英雄泪满襟》、《十族方孝孺》、《斩经堂》等剧目。他的包公戏也很有名,深受苏珽奎先生花脸风格的影响。

除演出传统剧目外,刘奎童也常演出大量连台本戏,如:《狸猫换太子》、《金鞭记》、《杨家将》、《薛家将》、《慈云太子》、《刘秀复国》、《三国志》、《刘墉铡阁老》、《竹查关》、《华丽缘》。

刘奎童的妻子黄秀卿,写得一手好字,刘先生所编新戏多由她执笔。据刘的外甥曹骏麟回忆:刘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金鞭记》,刘先生说剧情、场次、念白、唱词以及五音联弹,夫人都用毛笔记录下来,一年时间能写出十五个新剧本。

刘奎童有子女二人,长子刘济美,艺名麟童,工武生;次女雪曦,暨南大学毕业,为英语教师。

1960年刘先生退出舞台,定居青岛,在青岛艺术学校任校长,培养下一代演员,颐养天年。弟子有:郑亦秋筱春奎(傅祥麟)、刘宝英筱昆童(蔡锡元)、小麟童马少童等。

1966年病逝于青岛,享年七十岁。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关丽卿刘荣升李万春王茵筱昆童杨建忠杨玉华郑亦秋醉丽君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我是刘奎童之外孙女,想提供外祖父照片

禅茶一味 提供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周信芳为刘奎童排演的一出新戏,因为当时上海的观众习惯看新戏。头三天的打炮戏排了三出比较陌生的戏:一出是<英雄泪满襟》(宗泽的故事),一出是《十族恨》(方孝孺的故事),一出就是《追韩信》。那时很少演出两汉题材的戏,周信芳从《两汉演义》上找到了这段故事,觉得很生动,把它列为打炮戏之一。因为时间仓促,只把萧何几场主要的戏写成了“单篇”,在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以后,加了一些舞蹈身段。萧何的三次奏本,也尽量使其有所不同。演出以后,效果倒很好。刘奎童也参与了一些构思与创作。

霄寒楼主 提供


最后更新:2021-07-30
编辑整理:伊宜以忆、霄寒楼主
浏览次数:7862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