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吉典
刘吉典,男,京剧作曲工作者。生于天津。
幼时,他家住地道外(今河东区)。那是繁华的地段,在他家房后便是一块杂八地,唱大鼓的、拉洋片的、耍把式卖艺的,五花八门,热闹非凡。他受环境熏陶,对民间戏曲、曲艺、音乐非常喜爱。14岁时,跟津门曲艺名家、双簧艺人皮恩荣学过京韵大鼓及三弦的弹奏。后又随盲艺人金桂蓉学天津时调。
1936年,刘吉典考入河北省天津师范艺术科,学习音乐基础课程。1940年在天津市立师范本科毕业。之后,又到北京私立中国大学学习。大学期间,他主攻琵琶、昆曲及音乐理论。
刘吉典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国乐传习所任国乐合奏课讲师。1948年,在津为郭沫若创作的名剧《孔雀胆》谱写配乐。解放后,刘吉典任天津群艺剧社配乐兼乐队指挥。1951年调到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任音乐组长,兼民乐队作曲、指挥。1952年在马可主持下的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任器乐组长,1953年转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音乐研究工作。1955年到中国京剧院艺术室,专业从事戏曲音乐的作曲至退休。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戏曲艺术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1956年演出的实验剧目《三座山》由刘吉典参与创作。在《三座山》的剧本里,因为剧作者采用的是分幕分场的编法,把原来京剧的上下场和情节的组织手法,做了较大的变革,在幕前还使用了“序歌”。另外,还有不少地方插进了蒙古民歌以及很多群众的合唱、舞蹈场面。可以说,这些都是京剧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东西。为了提高创作质量,刘吉典请来民乐和部分洋乐演奏员,初步解决了京剧乐队缺乏中、低音的现象和新唱腔与新内容的协调问题。《三座山》完成后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对此后京剧现代戏的创作提供了经验。
从1958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京剧院相继搞了一批近代戏和现代戏,如《白毛女》、《詹天佑》、《金田风雷》、《洪湖赤卫队》、《平原游击队》、《红灯记》等,这些戏都是由刘吉典任音乐设计。其中,在《白毛女》的创作中,刘吉典提出了对唱与念的语音要力求统一协调的要求,即在表现现代生活时,需要把唱、念中原来历史传下来的“湖广音”(即湖北武汉方音)削弱,适当增强“京音”因素,同时也包括使唱腔和韵白口语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建国后的17年中,除现代戏外,刘吉典参加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也为数不少,如《木兰从军》、《玉簪记》、《望江亭》、《人面桃花》、《桃花扇》、《卧薪尝胆》、《三家福》、《赵氏孤儿》、《西厢记》等。在新编历史剧中,除唱腔外,几乎每出新戏里都有不少新的配曲音乐创作,创作难度不亚于唱腔。在这些音乐创作上,刘吉典下了很大的功力。
戏曲音乐是民间艺术,为历代艺术家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方式所延续。长期以来的状况是创作多积累厚,但研究却少,更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刘吉典从事戏曲音乐的理论研究,填补了这个空白。
在京剧音乐方面,他1981年任《中国京剧大百科全书》音乐分支主编,撰写并审核了数十条较大的戏曲音乐条目。他的《京剧音乐概论》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他还破译了百余年前存在于早期京剧中的“湖广调”古谱《芦花河》,相关研究文章发表于湖北《戏曲研究资料》。2004年还编著了《刘吉典戏曲音乐作品选集》。
在曲艺音乐方面,刘吉典于1992年为《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担任特约编审,为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梅花大鼓、天津卫子弟书等近十个曲种的曲谱及文字说明进行审核。其中,“天津卫子弟书”是近百年来濒临失传的曲种,这次新发表的曲谱是刘吉典在20世纪40年代初,从天津民族音乐家杨芝华先生那里学到的。刘吉典把古调和曲调资料经过工尺谱译为简谱,并在唱法及伴奏方面加以解说。
1994年文化部艺术局、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中国京剧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两次“刘吉典戏曲音乐研讨会”,会上向刘吉典颁发了全国戏曲音乐界最高奖项——“孔三传奖”。
2014年因心肺衰竭去世,享年95岁。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葛彤、彭子富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14-08-27
编辑整理:小豆子
浏览次数: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