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多剧种表演与器乐高级人才培养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1年11月6日,农历辛卯年十月十一日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索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在北京商务会馆召开“多剧种表演与器乐高级人才培养研讨会”,邀请各方专家以专题形式进行研讨。
演员马金凤、侯少奎、汪世瑜、石小梅、王爱爱,河南省文化厅、山西省文化厅、河北省文化厅、浙江省嵊州市文化局等部门的领导,河南省豫剧二团、山西省晋剧院、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杭州越剧院、福建省闽剧院、广州市粤剧院、北京曲剧团等院团的领导和专家,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安徽省职业艺术学院、福州市艺术学校、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烟台艺术学校等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共3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以及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张凡,党委副书记李世英,副院长巴图、周龙,纪委书记张京山,教务处处长曹林,副处长耿光印、姚志强,表演系教师和在表演系任教的外聘教师28人出席了研讨会,共商戏曲多剧种表演与器乐高级人才培养大计,为中国戏曲学院开展多剧种办学、多剧种高级人才培养理清思路,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会议期间,领导、专家们还观摩了表演系多剧种表演与器乐专业学生专为此次研讨会举行的汇报演出。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刘小军主持,向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会议定下了强调现实意义的基调。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致辞,向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大力关心、支持、帮助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戏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靠戏曲人才的培养、戏曲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抓住迎来文化事业春天的机遇,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戏曲人才,更好地传承、发展、创新和弘扬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发挥我们的作用,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随后,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李春荣做了主题发言,提出合作办学是培养戏曲人才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山西省在保护、扶持戏曲文化,培养戏曲人才中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
研讨会设置了“戏曲多剧种表演与器乐专业教学与实践”、“戏曲多剧种表演与器乐专业招生与就业”两个专题分会场,领导、专家从不同角度就多剧种表演与器乐高级人才培养畅所欲言,为多剧种办学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戏曲多剧种表演与器乐专业教学与实践”分会场由表演系副主任苏东花主持。专家们结合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教学经验,谈了培养高端人才和造就尖端人才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师资力量问题,提出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在教学中坚守各剧种特色并汲取昆曲、京剧之长,重视起来声腔和器乐的地位,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教学上的合作方式提出了建议,希望建立从中专、大学到研究生的配套教育。“戏曲多剧种表演与器乐专业招生与就业”分会场由表演系主任刘小军主持。专家们认为中国戏曲学院在多剧种人才培养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培养戏曲高级人才应依托中国戏曲学院,分析了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争取更多政策支持,解决生源的后顾之忧,提高生源质量,与戏曲学院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在地方剧中院校、院团建立实践基地,加强师资培训,实现互赢,提出可以将临近剧种联合办学,实现同一剧种不同地区的有机结合,考虑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对接、与用人单位对接,整体安排多剧种本科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使本科班形成集团优势。90高龄的马金凤说:“非常感谢中国戏曲学院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好机会,也感谢中国戏曲学院给我们戏曲界培养了人才。以后院里需要我来做些什么,啥时候叫我啥时候来。”
研讨闭幕式上,表演系主任刘小军、副主任苏东花分别对两个分会场的研讨成果做了概括。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巴图为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认为会议开得有问题意识,信息力度很大,对策建议很多,对学院多剧种的人才培养非常有启迪。专家的建议对于学院的多剧种人才培养起了至关重要的奠基和思想引领作用。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办学从零起点做起,应该打好基础,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多剧种人才培养的方向、合作形式、课程设置、生源方向、毕业去向等问题,把事业做大做好。希望戏曲学院与各部门、院团、院校精诚合作,在多剧种教育事业上共同努力。
事件标签
豫剧 | 晋剧 | 越剧 | 闽剧 | 粤剧 | 北京曲剧 | 研讨会 | 北京
如果您对此事件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11-11-10
编辑整理:小豆子
浏览次数: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