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事件:马金凤从艺90周年暨“马派”表演艺术研讨会举行


时间201793日,农历丁酉年十三

第四届中国豫剧节——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马金凤先生从艺90周年暨“马派”表演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隆重举行。96岁高龄的马金凤先生携子女悉数出席。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霞、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国戏表演系主任王绍军及多家媒体出席了会议。

会上,巴图院长指出,非常感谢马老在近百岁高龄携子女参加此次会议。多年来,学院在多剧种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各地方政府领导及艺术家们的大力支持。国戏第一个地方剧种人才培养的标志性的师资代表就是马金凤老师。2009年,国戏历史性的创办了第一个京外本科班——2009级豫剧本科班,在办学过程中,得益于马金凤等一批老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与推动。近几年来京剧界多位艺术家驾鹤仙逝,深感痛心不已。作为中国戏曲教育的引领者,深知责任重大。希望能够为健在的老艺术家做点事情,于是萌生了组织此次会议的想法。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一个新的开始,研究“马派”的艺术,研究马金凤老师伟大的人格,在更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经验,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把人才培养办得更好,这是国戏承办这样活动的动机,预祝马金凤老师永远健康。

吕育忠副司长指出,马金凤先生是戏曲艺术耕耘者的杰出代表,她是唯一健在的豫剧五大名旦之一,是豫剧艺术的常青树,是戏曲艺术中的一面旗帜。马老近百年来的不懈努力,不仅成就了“马派”艺术,也成就了新时期豫剧的发展,为戏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次由河南省文化厅、洛阳市政府、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举办的这一研讨活动,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让年轻学子以及后学者,在向大师学艺的同时,更要学习大师身上那谦逊、低调、朴实的光辉人格。吕司长代表文化部向为此次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感谢,并向马金凤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河南省文化厅李霞副厅长表示,马金凤老师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响彻神州大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口口相传,且越来越清亮高亢。马金凤老师不仅为豫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晚年还致力于青年豫剧人才的培养,在近90岁高龄的时候还亲力亲为,给豫剧班授课,为培养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感谢国戏召开此次会议,同时感谢国戏为河南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人才培养付出的劳动。希望今后,国戏能够再多为河南培养戏曲人才,当地政府愿意积极配合并提供政策性的保障。

李树建院长表示,感谢多年来国戏为河南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人才储备是剧种发展的重要工作。以2009级豫剧本科班为例,豫剧院整建制的接收该班后,又为他们排演了多出剧目。目前,这些同学们已经崭露头角,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定大有作为。今天,在此隆重庆祝马老从艺90周年并研究“马派”艺术,希望年轻学子学习大师的精神品格,为戏曲事业不懈奋斗。

王绍军主任表示,戏曲的振兴离不开平凡而伟大的艺术家们,马金凤大师作为国戏的荣誉教授,为推动戏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马派”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以“一挂两花”(《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朝》)和“一派三旦”(帅旦、老旦、彩旦)独树一帜,享誉剧坛。希望“马派”的传人们不仅要继承马金凤老师的艺术,还要从学理上、学术上研究“马派”艺术的发展。更重要一个方面要学习马金凤老师“台下谦逊温和,台上当仁不让”的品德,争做“德艺双馨”的戏曲人。

与会专家们分别从豫剧表演流派形成的条件与特征;马(金凤)派在豫剧六大流派中的地位与作用;马(金凤)派艺术形成的社会、艺术条件;马(金凤)派“帅旦”的形成及其对豫剧行当发展的贡献;豫剧流派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豫剧新流派形成的特质界定;豫剧流派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事件标签

豫剧 | 周年纪念 | 中国戏曲学院 | 北京

如果您对此事件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17-09-26
编辑整理:小豆子
浏览次数:1901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