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四维”到中国戏校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位于宣武区里仁街的中国戏曲学院,是戏曲艺术的最高学府,原名中国戏曲学校,习称中国戏校。它的建成是与戏剧家田汉分不开的,它是在“四维戏校”三分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1956年中国戏校的首届毕业生,大部分是原四维戏校的学生。
四维初建
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习称“四维戏校”,是田汉于抗日战争时期初建于与广西交界的湖南永州,后又于广西招收了一批儿童,组建了“四维平剧社儿童训练班”。李维坤、赵维衡等即是四维戏校的大师哥。四维平剧社的前身是金素秋的“秋声社”,当时该社主要演员为金素秋、李紫贵、曹慕髡、赵雅枫、徐敏初、赵宝亭等。1940年10月“皖南事变”后,社长冯玉昆改组“秋声社”,创建了“四维平剧社”,设总社“桂林四维”及分社”柳州四维”和“衡阳四维”,故训练班称之为“小四维”。“四维”乃取古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意。学生艺名中间之字均排“维”字,女生名字的最后一字,最初均冠以草字头,如解维蓉、王维蕊、易维芝、刘维蔓等。学生之名为今已84岁高龄的曹慕髡先生所起。
1988年于中国戏曲学院离休的教授谢锐青,即是早在1941年于柳州招收的学生,当时年仅9岁,是四维训练班最小的一名学生,当时艺名排名为解维蓉,其它学生尚有王维燕、王维崧(1946年因给前来看戏的蒋介石献花,“十年动乱”时亡故)、易维芝(后易名瑾玲)、朱维勇(绰号“大毛孩”)、刘维刚(后易名刘志刚)、刘维林、刘维莉、李维华(其父李德山为大衣箱倌,亡于车祸)、沈维志(绰号“香烟头”,亡于车祸),杜维蘅、陈维仁(为冯玉昆外甥,后易名陈廷仁,于河南豫剧院离休)、胡维芬(绰号“小胖子”,后到四川涪陵)、饶维德、曹维莲(后易名曹冰洁)、景维发、葛维菁(后易名葛文辉)等。学生们开始了学艺的生涯。后来易维芝、曹维莲、李维华、解维蓉成为四维戏校的“四大名旦”。解维蓉最小,被誉为“小芙蓉”。
西南剧展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由田汉、欧阳予倩、瞿白音等发起,于广西桂林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西南五省的桂、粤、湘、黔、滇及其邻省闽、赣、鄂八省市33个团队的一千余名演职员,冲破重重困难云集文化名城桂林,演出了京剧、桂剧、傀儡戏、歌剧、话剧、少数民族歌舞,以及魔术等共100多场,观众高达10万多人次。
“小四维”于西南剧展演出了田汉1938年于长沙编写的新编古代剧《江汉渔歌》,作为展演剧目。该剧由李紫贵任导演,女老生胡维芬饰阮复成,解维蓉饰阮春花,易维芝饰赵观。小四维的成功演出,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在当年演出的说明书上,田汉还撰写了近五百字的前言,特意介绍了学生们的来源和学艺情况及赞美的词句。
西南剧展开幕前,训练班于桂林又招收了王维蕊,1942年时她年仅10岁,即跟金素秋老师学戏,是带艺人班的。她就是1988年于中国戏曲学院离休的教授王诗英。
剧展胜利闭幕后,因湘桂战局形势,各省团队即将返回,田汉当时题诗一首以表送别之情:
举杯榕湖各慨慷,送君明日返潇湘。
乾坤风雨尚如晦,再奋啼诗催曙光。
黔桂逃难
1944年夏,日军从湘北沿粤汉铁路向南推进,侵占长沙、衡阳逼近桂林。田汉当时于桂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以国旗唤起民族的爱国之心,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由戏剧工作者分成两行,扯起一面十来米的国旗,浩浩荡荡的国旗大游行队伍,走遍了桂林主要街道。一路群情激奋慷慨激昂,雄壮有力的口号催人泪下。当时身为绥靖公署办公厅主任李济琛带头参加游行,并出面劝捐募款。捐赠者极为踊跃,待专人唱明捐款人姓名、单位、商店字号及所捐款额后,即将所捐之款投入国旗中央。马路两侧的爱国民众纷纷慷慨解囊,自动把钱投向国旗。
不久桂林告急,号称“十万人大流亡”的湘桂撤退开始了。田汉、安娥、冯玉昆率领训练班沿着黔桂公路徒步向贵州省转移。简便的戏装由学生们分散背着,大件道具及服装放人戏箱,雇人用独轮小车推着同行,他们开始了长途跋涉的逃难生活。为了解决吃喝和住宿之难,在逃难的征途上,不得不边行进边演出。行至贵州独山地界,有个别学生因受不了这逃难的生活便悄悄离走另谋生路,同时在此又接收了陆维菱等学生。
行至都匀地界,正值中秋佳节,在露天的庙台上演出,夜晚就睡在马棚里,许多学生在草垛上望着明月,不由得想起了家乡亲人而流下了热泪。秋雨连绵时节,训练班师生无有栖身之处,经田汉多方奔走才借宿于炮兵学校旧房内,田汉和安娥夫妇为了照顾好学生,便和他们住在一起。在都匀期间学生们又排演了田汉编写的《新雁门关》、《新儿女英雄传》、《武松与潘金莲》等戏。
因日军侵占独山,都匀告急,训练班不得不又踏上继续逃难的征途。他们又雇用牛车装载着戏箱,日夜兼程,艰难地抵达贵阳,暂时住进了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办的难童收容所。在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在“民众教育馆”开始演出了,并得到了各界的赞誉。
贵阳安营
虽然结束了逃难的生活,但长住收容所非长久之计,于是田汉又多方联系,后通过关系找到青年远征军罗卓英师长,训练班归属于其二O七师所部,终于有了安身之处。
学生们除练功、学戏和演出外,还安排时间学习文化以提高学生素质。虽然当时尚无校歌,但每天早上练功前全体在操场集合,高喊四维剧社时的口号:“创造剧界新的生命,铲除剧界一切恶习;提高剧员文化水平,砥砺剧员人格道德。”
他们除演传统戏外,还经常演出《渔夫恨》、《江汉渔歌》等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新编古代剧,并又在此新排了《南明双忠记》。田汉为适应抗日时局的需要,当时还把《甘露寺》乔玄接受贿赂的情节改掉,突出联刘抗曹的重点。《七擒孟获》不好的戏词也坚决砍掉,以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常为抗日前线的将士募捐义演,捐赠了大批布鞋;鼓舞将士杀敌保国。
学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一天一名身着小白裙、头戴小白帽的10岁湖南女孩前来报考,她曾在“厉家班”学过艺,艺名许福喜,入班后易名许维喜。她练功极其刻苦,因工武旦,故为了耗腿功,夜晚都不放过,把腿扳至头下,枕着脚睡觉。五十年代初,在中国戏校改名许湘生,以武旦应工演出《八大锤》的陆文龙,此事虽时过近半个世纪之久,但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现今她已早过花甲之年,已于湖南省艺校离休。
建校云南
1945年3月29日,全体师生乘军用卡车取道沾益,被接到昆明。谁知途中解维蓉和王维蕊两位主演双双病倒,这可急坏了田汉,他千方百计设法延医调治,抵昆后不久,谢、王二人病情刚愈便又投入了演出活动。
不久,又由昆明转移到曲靖,隶属青年军二O七师政治部,进驻了曲靖博物馆,定名为“四维儿童戏剧学校”。田汉任名誉校长兼艺术顾问,原维新国剧社社长冯玉昆任校长兼教师,安娥任指导。在此李连甲及其子女加入了戏校,充实了师资力量。其子维武、女维艳人校均工老生。李维艳即今仍活跃舞台上的李鸣岩,她既工老生亦工老旦。
戏校终于有了自己的校址,为了添置设施等所需之物,田汉和安娥经常奔走于昆明,为戏校筹集资金。一切就绪,田汉此时为四维戏校写了校歌,歌词为:
我们是烈火里锻炼的钢条,
我们是风雨中生长的新苗,
我们踏遍了千万重山海,
我们忍受了七八载的辛劳。
我们要为新时代歌唱,
我们要替老百姓呼号!
同学们,这是艰难的工作,
但也是伟大的创造。
进步的必须学习,
腐败的必须丢掉。
我们要把锈铁磨成针,
我们要在逆水里撑篙。
同学们,我们虽然幼小,
将受人民夸耀。
坚持改革的旗帜,
走向光明的大道。
后由林路谱成了曲子,学生们每天早晨都要集体歌唱这首校歌,并高喊冯玉昆所作的四句口号。四维戏校从来不讲迷信,不烧香磕头,也不供奉祖师爷,而是悬挂孙中山像。戏校提倡人格平等,不陪酒、不侍唱,严禁赌博,是一支致力革新的生力军。
因为有了正式的剧场,演出也就频繁了。解维蓉、易维芝等演出《新儿女英雄传》,沈维志、陈维仁等演出《南明双忠记》,李维艳、王维蕊还演出了传统戏《坐宫》、《十八扯》等。经常演出的还有:《新雁门关》、《梁红玉》、《江汉渔歌》、《葛嫩娘》、《武松与潘金莲》、《情探》等新编古代剧。
胜利北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捷报传来,当时戏校正在“金城大戏院”演出,忽然田汉满面春风地跑上舞台,宣布了这一特大喜讯。顿时舞台上下、前台后台一片欢呼声,剧场沸腾了!演出无法进行,田汉兴奋地率领全校师生和观众一起走上街头,正在演出的学生来不及卸妆就加入了游行的行列,敲锣打鼓欢庆胜利。
抗战胜利了,四维戏校于11月中旬,由田汉、冯玉昆率领乘军用卡车由曲靖启程,开往湖南芷江以便乘船奔赴上海。谁知行至贵州玉屏地界,遇雨道路泥泞,加之司机过度疲劳,致使一辆卡车不幸翻入山中太平桥下,造成沈维志、赵维平、李维武、李德山(李维华之父)和教育长张泌的夫人会计邹丽芬等12人遇难身亡,大难不死的李维坤今仍健在,实乃有福之人。田汉面对现场悲痛万分痛哭不已。后来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平桥下不太平”之词。
全体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继续前进,由芷江乘船于年底抵达上海,暂时住进复旦大学。此时梅兰芳已剃须重返舞台,也是戏校师生有此眼福,观看了梅大师的精湛表演。解维蓉、王维蕊、易维芝、李维华等,还借此机会学了《霸王别姬》的剑套子。在沪停留之时,恰逢“上海戏剧学校”停办,"正”字学生侯正仁随同梁连桂、陈月梅等一同进入四维戏校,易名侯维公。
田汉因革命工作需要暂留沪上,由冯玉昆率领戏校师生于吴淞口乘军舰继续北上。分手之时田汉一再叮嘱冯校长,到达北方后,务须延聘名师授艺,以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军舰在海上逆风飘流了七天之久,方抵秦皇岛。当时还闹了一场笑话,经过长途的海上颠簸后,听说到了什么“岛”,就误认为是到了外国,不少学生都吓得哭了,待得知真情后,才破涕为笑。途经锦州时,正值“三八”妇女节,李维华等在此演出了《梁红玉》。后经四平抵达沈阳,于“光陆戏院”演出了《江汉渔歌》、《葛嫩娘》、《梁红玉》、《六国封相》、《情探》等剧,颇受赞誉。
扩建分校
于沈阳抽调出王维蕊、李维华等部分学生组成小分队,由大师兄李维坤率领,乘坐马车赴远郊县城作劳军和宣传演出。后在此基础上,于抚顺成立了四维一分校,由张玉甫、杨菊笙负责主管一分校工作。
冯玉昆于沈阳又要了四十名兵额,招为戏校学生,又成立了四维二分校。当时由田鸿儒(文玉、中玉之父)创办的“荣玉社。正处于生活困境,因此并人该分校,享受供给制,由田鸿儒任艺术顾问,李维坤等负责主管。大班中演员有田中玉、田文玉、田美玉(后改名张美玉)、田彬玉、田菁玉、李俊玉、李良玉、范成玉、江秀玉、王明玉、沈莲玉、邢双玉、邢喜玉等。学生按“维”字排名的有崔维玉、王维鹏、王维山、程维焕等。因演出实力很强,故营业演出与劳军演出极为频繁,经常演出《江汉渔歌》、《葛嫩娘》、《班超投笔从戎》等新编古代剧。后田鸿儒将爱女文玉终身托与李绅坤,结为翁婿之亲。
1946年又于长春成立了四维三分校,招收了袁维臣、袁维祥、柏维年、唐维芳、李维英、齐维萍(即齐玉珍)等学生,并从孤儿院逃选了一些儿童。由梁连柱主管,教师有陈月梅、徐鸣策等。因当时恰逢战争时局而搁浅,后乘卡车经过两天的奔波转至沈阳,“松竹社”的筱柏岩改名孙维运(后易名孙震霖)及郭维桐等亦加人三分校。于沈阳又招收了王维倩、王维玺、朱维义、李维春、范维锦和徐维奎等。因当时经济来源尚无着落,欲求助于二分校,但他们无力承担,此时总校已抵北平进驻平安里,只得给冯校长去电请示,冯命筹款来平。三分校于年底演出“搭桌戏”后,便乘铁路之货棚车到达北平,隶属青年军二O八师政治部进驻西苑(旧址今为“中医研究院”)。校舍为坐北朝南的两层灰砖楼房,楼上正面为主任赵宝亭的办公室,两侧为教师和学生宿舍。教师有被尊称为“四大金刚”的梁连柱、韩长宝、郭文龙、郭仲福和徐鸣策、陈月梅及会计兼教师的刘子元(即刘秀荣之父,李多奎之弟子)。
为加强三分校的演出实力,总校把解维蓉、李维艳、许维喜、刘维莉、王维燕(已故)、王维崧(已故)调进三分校,又由一分校把王维蕊调入以求尽快投入演出。演出剧目除传统戏外,还常演新编古代剧如:朱维义、解维蓉等的《江汉渔歌》,解维蓉、王维蕊等的《董小宛》,解维蓉、许维喜等的《葛嫩娘》,许维喜、李维艳等的《陆文龙反正》,解维蓉、刘维中等的《梁红玉》,刘维中、朱维义、王维蕊等的《六国封相》,解维蓉、王维蕊、朱维义等的《金钵记》等。
三分校又特意请来徐碧云为解维蓉、王维蕊等传授了《木兰从军》。还陆续招收了王维燕、史维生、刘维蔓、刘维华、关维尧、许维福、杨维顺、周维文、周维苑、张维娇、单维群、钮维骠、戴维兰以及原“鸣春社”的张春孝(易名张维孝)、贺春泰(易名贺维泰)、傅维宗等。一次赴长辛店演出,行至槐树岭,因道路难行,柏维年(即柏之毅)和袁维臣(袁国林胞兄)从汽车上摔下,袁维臣不幸遇难身亡。
1947年底于长辛店又成立了四分校,主任高宝林,教师为汪荣汉、陈茂春、郭庆永、何宝华、贾世珍等。后汪荣汉又调到三分校为刘维蔓开蒙《打钢刀》、《小过年》等,至此四维已扩建为五个戏校,学生总数已达二百五十余人。
誉满京城
1946年7月28日,四维总校除留下李维坤、李维华、王维蕊等部分人员外,冯玉昆校长率领全校师生由沈阳转至北平。聘请了钱宝森、王福山、何佩华、宋富亭、杜富隆、时世宝、谭世英、阎庆林、满福山等名家来校授艺。
8月5日下午,冯玉昆校长于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与北平的戏剧界和新闻界举行了座谈会,马彦祥、白云生、陈大漫等到会赞扬了他们的进步思想。当晚四维戏校于灯市口的建国东堂剧场由李维艳、解维蓉等演出了《江汉渔歌》,7日晚又由陈维仁、易维芝等演出了《武松与潘金莲》,成功地演出轰动了京城。
第二年即邀请在上海的李紫贵来校任专职导演,李临离上海北上之时,田汉又特嘱托一定要把这个戏校带好。田汉虽然离开了他所创办的四维戏校,但他始终在关怀着戏校的成长。李紫贵到校后,即投入了《金钵记》、《武则天》和《琵琶行》的导演工作。该年11月24日至12月10日,赴天津国民戏院演出《江汉渔歌》、《武则天》、《金钵记》、《梁红玉》、《陆文龙反正》等,又轰动津门。
1948年3月,在马彦祥的主持下,三分校师生联合演出了田汉的新编古代剧《琵琶行》。该剧描写唐玄宗时,梨园供奉老乐工郭霁青高节自守、不事敌寇、嫉恶如仇、颠沛流离的故事。它影射抨击了黑暗的现实,发出了人民反对内战、反对苛捐杂税的呼声。特邀白家麟、李宗义、梁小鸾担任主演,教师梁连柱、郭文龙、韩长宝、徐鸣策、汪荣汉、何宝华等及学生解维蓉、王维蕊、王维松、朱维义、柏维年、葛维菁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马彦祥亲任舞台监督并粉墨登场扮演黄大人,导演李紫贵兼演郭英发。特邀叶浅予任舞美设计,杨大钧任音乐设计。王瑶卿还亲临江西会馆排演现场指导,并为梁小鸾扮演的谢云屏设计唱腔。于11月起在长安大戏院连续数日演出晚场,场场爆满。日场由解维蓉、王维蕊、朱维义、李维艳、陈维秋等演出了由李紫贵导演的《金钵记》和《武则天》。田汉特从上海拍来贺电,6月又应天津中国大戏院之邀赴津门演出数场,反应极为强烈。因《琵琶行》剧情含义有所指向,被当局察觉禁演,并曾派人恐吓梁小鸾,经长安戏院负责外交的副经理荣慰之和万子和的担保,才免吃官司,后由梁小鸾出资请客此事方平。
1948年夏,总校于庆乐戏院演出了曹慕髡新编的《牛郎织女》,李紫贵任导演,易维芝、陆维菱、景维发、张维仲、刘维蕴、钮维骠主演。三分校演出了欧阳予倩改编的《桃花扇》,由王维淞任导演,解维蓉、李维艳、朱维义、王维蕊等主演。《武松与潘金莲》由解维蓉、孙维运、刘维林、王维蕊等主演。精彩的演出得到内外界的一致好评。四维戏校当时演出的盛况可谓誉满京城。
四维解体
四维总校后又隶属河北省保安司令部孙连仲编下,校址在保定市东关大街路北一剧场,后院原为一关帝庙,宽大的庙院是学生练功活动的场所。总校又由三分校新招的学生中抽调了张维奸(即张秀绗现在河南)、单维群(即单宝成现在大连)等10多名学生随同迁往保定。负责管理学校的是冯玉昆的女婿夏贤允。他们除在保定演出外,还曾到唐山、长辛店、门头沟等地演出。后又迁回北平东城禄米仓,校所迎门上方挂有孙连仲题写“四维戏剧学校”之横匾。不久迁至东交民巷柴花栏,后又迁至东四十条一军政机关院内。
总校后来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田汉介绍到当时已解放的门头沟地区,归属十三兵团的程子华所部,学生有易维芝、范维锦等。另一部分与傅作义军内所属的张家口戏校合并,当时由李紫贵负责接管,改名为“北平保安戏校,”校长李英夫,教师有薛盛忠等。后曾于庆乐戏院招生,曾有原荣春社的学生转入此校,校址迁到北新桥的秦老胡同。
东北解放后,抚顺一分校全体师生,于1948年10月,在沈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名为四十九军文工团平剧队。长辛店的四分校与在门头沟的总校合并,成为十三兵团政治部火线平剧队。后来这两个平剧队都随军南下到达广西,1951年4 月,于南宁合并为广西军区政治部京剧团,后改为广西省京剧团,今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京剧团。冯玉昆到广西文化局工作。
沈阳的二分校,于1948年11月,由解放军四野总政治部接管后,演员班一部分到哈尔滨人民剧院,另一部分分到东北文协平(京)剧工作团。其中有李维坤、崔维玉、王维鹏、王维山、程维焕、田中玉、田文玉、范成玉等,学员班并入安东“咏讽社”,后迁至沈阳改名“东北戏曲实验学校”。
北平的三分校全体师生,于1948年冬季,得马彦祥转达田汉指示:戏校师生切勿随国民党军队南撤,留守北平等候解放,党要办戏曲教育事业。于是师生携同随校家属,从西苑步行由西直门进入城内,先困于宣武区后孙公园的一所学校里,后又迁至梁家园小学静候北平和平解放。就在解放军进城的第二天,田汉亲率军管会文艺部的同志来此看望大家,并当即宜布:四维三分校划规华北文艺委员会旧剧处所属,不久师生便被接到北池子草垛胡同原美术供应社校舍(今北京证章厂),开始筹建新中国的第一所国家戏曲学校。
中国戏校
1949年解放初期,暂名军管会北平平剧实验学校已初具规模,四维三分校的师生,成为这所戏校的第一批教师和学生。因是国家戏曲学校,不属科班性质。故学生的名字也从此更换新名,他们是:
义维茹(未改新名) 王长斌(维玺) 王诗英(维蕊) 王晓琴(维倩) 孙祥昌(维昌) 史燕生(维生) 田惠东(维东) 关雅侬(维尧) 关瑜顺(维瑜) 朱秉谦(维义) 刘秀荣(维蔓) 刘秀华(维华) 刘长生(维颐) 许湘生(维喜) 许德福(维福) 安 莉(刘维莉) 李鸣岩(维艳) 李定坤(维定) 李连春(维春) 李秀芳(维玉) 张春孝(维孝) 张启洪(维洪) 张华森(维森) 张桂良(维良) 杨启顺(维顺) 和 玲(维玲) 和 骥(维骥) 周瑞文 (维文) 周瑞英(维苑) 赵秀霞(维芸) 柏之毅(维年) 贺春泰(维泰) 钮 骠(维骠) 徐义新(刘维祥) 郭锦华(维锦) 郭世华(维桐) 侯正仁(维公) 梁九荣(维茗) 唐铁林(维铁) 袁国林(维祥) 曹成侠(维德) 傅殿华(维宗) 谢锐青(解维蓉) 戴新兰(维兰)等及冯玉昆之子冯柳生(维柳)。
1949年10月2日,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成立,10月下旬更名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田汉任局长,并提出将四维三分校归属戏曲改进局的建议,马彦祥、马少波、杨绍萱等负责人都极赞同,后报请周恩来总理和周扬部长批准。1950年1月28日,戏校被命名为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田汉兼任校长,并委派史若虚为教务长,李紫贵为教务主任,曹慕髡、徐特等人均参加了戏校的建设工作,校址暂设草垛胡同。为提高学生技艺,田汉亲自登门延聘梨园耆宿王瑶卿、萧长华、王凤卿、尚和玉、马德成、张德俊、谭小培、金仲仁、鲍吉祥等来校执教,这“九大教授”曾合影留念。
时逢春节期间,在戏校联欢会上,经田汉介绍,王瑶卿喜收17岁的谢锐青为王氏关门弟子。联欢会上演出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大反串戏:《打面缸》由朱秉谦饰周腊梅、王诗英饰大老爷,李鸣岩饰四老爷,袁国林饰张才。《(虫八)蜡庙》由杨启顺饰褚彪、谢锐青饰费德功、袁国林饰黄天霸、李鸣岩饰金大力,许湘生饰朱光祖、柏之毅饰张桂兰、王诗英饰米龙、安莉饰窦虎、张启洪饰施士伦、钮骠饰张妈、许德福饰小姐。
1950年5月,戏校由草垛胡同迁到了赵登禹路新校址(今中国评剧院),学生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涯。8月,由王瑶卿、萧长华、梅兰芳等在北京、周信芳等在上海、李纶等在沈阳、赵雅枫在武汉分别成立了招生委员会。于北京、上海、沈阳、武汉的两千多名考生中择优录取了80余名新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招收的第一批戏校学生,学制为八年。
北京计50名:李佩军、李文华、萧润增、曲素英、刘士庠(翔)、田文善、赵德芝、朱澄泽、孙洪勋、王瑞安、司骅、宋德扬、俞大陆、王望蜀、王道津、周长芸、李玉坤、何冠奇、傅秀芳、孙敬民、吴钰璋、张玉琴、杨锡嘏、陈双义、郭自勤、刘沪生、汪芝琳(后易名汪悦春)、李树芳、逮兴才、李紫(子)庆、张宏逵、蒋厚理、金立水、曹佛生、刘芳、白树铭、王幼蓉(后易名顾凯莉)、张正苏、贯金城(为插班生)、高骊、顾久仁、王梦云、张淑琴、殷妙文、曹毅琳、李文敏、王代成、王福民、郝德耀、韩培荫。其中张正苏、张淑琴、李文敏(后到北京戏校)等未入校,补人备取生杨秋玲、李铸、佟熙英、唐宝善。同时另招收研究生5名,李开屏、徐永章、马牧野、王世荣、吴润清(未报到)。
上海9名:沈蕙萱、陈国卿、陈国为、陈宜玲、梁幼莲、施雪怀、张玫丽、詹文辉、魏克虞(为插班生)。另招研究生2名:钱浩梁(原上海戏剧学校钱正伦,后曾名浩亮)、姜中扬。
沈阳5名:王丽艳、王驹良、单体明、毕英琦、杨燕东,另招收研究生2名:田中玉、栗秀梅。
武汉10名:马名骏、马名群、孙定薇、许澍丰、陈汉生、武春生、涂沛、赵寿延、夏全蒂、谢宗俊。
在戏校正式招生前,即有先行人校的,其中有王荣增(原在“荣春社”)、李可、苏移、苏稚、金桐、赵仲茹、赵慧笙、杨淑琴、徐若英等。
戏校于9月1日正式开学,研究生班副班主任(无正主任)江新蓉,学生共计15名,他们是班长徐永章、马牧野、王世荣(王楞仙之孙)、王荣增(王瑶卿之孙)、王诗英、田中玉、关雅侬、李开屏、张桂良、姜中扬、栗秀梅、钱浩梁、童祥苓、谢锐青等,吴润卿未入学。仅一年多时间,因诸多因素而报散。童祥苓人校不久即离去,田中玉后参加剧团,王世荣调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工作团,谢锐青等并入选修班。
1950年,在全国戏曲工作者会议期间,11月29日戏校于大众剧场演出了《金钵记》,谢锐青饰白蛇,王诗英饰青蛇,朱秉谦饰许仙。朝鲜舞蹈艺术家崔承喜曾到戏校,欲调谢、王二“蛇”到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研究班,田汉校长风趣地说:“您要的这‘两条蛇’不能都给您,只能放‘一条蛇”。这样王诗英由研究生班临时到中央戏剧学院一年多,1952年返回戏校,研究生班已报散。
田汉为了培养下一代礼贤下士,又陆续延聘了刘喜奎、郝寿臣、李桂春、杨韵谱、侯喜瑞、雷喜福、姜妙香、华慧麟、贯大元、于连泉(筱翠花)、茹富兰、黄咏霓(雪艳琴)、程玉菁、宋富亭、白登云、于善民等名师先后来校执教。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也来校辅导。尤其是请刘喜奎,田汉与马少波等不辞辛苦地到处奔走,在东城区公安分局的大力协助下,先后寻访了17户人家,最后终于在安定门内谢家胡同找到了这位曾享有盛誉的老艺术家,并为她在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安置了新居。
1951年4月和1956年2月,戏校师生曾两度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4年4月又参加了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演出。1951年和1953年,部分学生曾随中国艺术团出国,先后参加了在柏林和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并到东欧许多国家进行了访问演出载誉而归。
难忘的是1951年抗美援朝中,戏校的老教授纷纷请缨,为捐献飞机粉墨登台于大众剧场共举行了五场义演。6月17日首场打炮,舞台上田汉写的一幅对联赫然醒目:学来粉墨春秋谈唐说宋;鼓舞风云儿女 抗美援朝!
戏码为:谢锐青、刘秀荣《樊江关》;张德俊、方连元《武松打店》;马德成、宋富亭《百凉楼》、尚和玉、田中玉《晋阳宫》;大轴为萧长华、郝寿臣、鲍吉祥、华慧麟、谭小培、刘喜奎、林秋雯、常少亭《法门寺》。(原定贯大元、李春恒《当锏卖马》未演)
7月29日第二场为:赵雅枫《金雁桥》;刘秀荣、张启洪《下山》;张德俊、方连元、宋富亭、奎富光《武松打店》;雷喜福、张永禄、罗玉苹《审头刺汤》;大轴为郝寿臣、萧长华、谭小培、贯大元、田淞、江新蓉、萧盛萱《乐毅伐齐》。
8月31日第三场为:“许湘生、许德福、贺春泰、袁国林、郭世华、王荣增《杨排风》;雷喜福、张永禄、毕鑫如、朱秉谦《失印救火》,张德俊、方连元、赵雅枫、李连甲、赵荣欣、汪荣汉《狮子楼》;贯大元、谭小培、萧长华《清风亭》;大轴为郝寿臣、鲍吉祥、李甫春、田淞《打龙棚》。
9月29日第四场为:“许湘生《红桃山》;雷喜福、华慧麟、王福山《打渔杀家》;萧长华、宋富亭《(王普)球山》;姜妙香、谭小培、马德成、张德俊、侯喜瑞、贯大元《黄鹤楼》;大轴为李桂春、郝寿臣、李甫春、赵荣欣、于玉蘅、罗玉苹、王荣增《逍遥津》。
10月26日第五场为:宋富亭、李甫春《青风寨》;贯大元、雷喜福、梁连柱、于玉蘅《搜孤救孤》;姜妙香、苏明宝《罗成叫关》;谭小培(因感冒由谭富英替父上场)、萧长华《当锏卖马》,白云鹏《木兰从军》(京韵大鼓);大轴为李桂春、郝寿臣、张德俊、华慧麟、方连元、梁连柱、宋富亭、奎富光、范富喜、赵荣欣《巴骆和》。
此五场不同凡响的捐献义演,是难得的名家联袂演出,70岁高龄的“通天教主”王瑶卿亲自担任舞台监督。演出广告见报后,戏迷奔走相告,五场义演的全部收入,上交到抗美援朝总会。
中国戏校教学严谨,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实践,有的学生不宜继续学习,或劝其退学或自动离校。戏校又陆续招收了51、52、54、56、58等届新生。
首届学生中,除以原四维戏校为基础的学生外,还有原“泳风社”和东北戏校并入的学生及后增加的插班生,他们是王晶华、王仲伟、王威良、王竹铭、王荃、孔昭、孔雁、刘亮、刘刚、刘习中、刘匡捷、孙绍恩、曲颖叙(后易名曲泳春》、宋丽芬、毕秀荣、杨韵青、李嘉林、李明德、张志翔、金煜辉、林萍、奎福生(后易名奎生)、奎福才、赵德贵、梅伯寒、叶庆荣、刘淑文、孙岳、李静媛、吴春奎(原在“鸣春社”后易名刘洵)、谢超文(原在“鸣春社”)、徐再蓉、郭佩君、蔡淑卿、魏克虞、郑兰茹、张曼玲、贯金城(原在“荣春社”名贯喜琴,后易名贯涌)等,均于1956年与原四维学生同期毕业。原四维的小同学李玉英(维霞)于1958年毕业、高明华于1959年毕业。
1951年4月,戏曲实验学校划规中国戏曲研究院领导,王瑶卿接任田汉校长之职,为第二任校长,副校长史若虚。1952年11月更名为“北京戏曲实验学校”。1954年5月中旬归属文化部,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同年东北戏曲学校并人中国戏校沈阳分校,1955年迁至北京合并。校址迁至宣武区里仁街新建校园,因王瑶卿校长已病故,晏甬为第三任校长,副校长萧长华、史若虚、刘仲秋。同年5月成立“中国戏曲学校实习京剧团”。1956年,原四维学生经过各自不同的艺术生涯,终于踏上了各自的艺术岗位。如今他们均早过花甲之年而离休。有的为培育戏曲新苗,仍在辛勤地耕耘着.1958年,萧长华为第四任校长,副校长史若虚、刘仲秋。1966年6月停止讲学,1977年12月恢复上课。1978年10月,改为大专学制,更名为“中国戏曲学院”,史若虚任院长。
(本文曾得到李紫贵、梁小鸾、汪荣汉、袁国林、谢锐青、王诗英、李开屏、田中玉、王荣增、单宝成、萧润增、梁幼莲、陈国为、武春生、钮骠等先生提供宝贵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夏志雄 提供
位于宣武区里仁街的中国戏曲学院,是戏曲艺术的最高学府,原名中国戏曲学校,习称中国戏校。它的建成是与戏剧家田汉分不开的,它是在“四维戏校”三分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1956年中国戏校的首届毕业生,大部分是原四维戏校的学生。
四维初建
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习称“四维戏校”,是田汉于抗日战争时期初建于与广西交界的湖南永州,后又于广西招收了一批儿童,组建了“四维平剧社儿童训练班”。李维坤、赵维衡等即是四维戏校的大师哥。四维平剧社的前身是金素秋的“秋声社”,当时该社主要演员为金素秋、李紫贵、曹慕髡、赵雅枫、徐敏初、赵宝亭等。1940年10月“皖南事变”后,社长冯玉昆改组“秋声社”,创建了“四维平剧社”,设总社“桂林四维”及分社”柳州四维”和“衡阳四维”,故训练班称之为“小四维”。“四维”乃取古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意。学生艺名中间之字均排“维”字,女生名字的最后一字,最初均冠以草字头,如解维蓉、王维蕊、易维芝、刘维蔓等。学生之名为今已84岁高龄的曹慕髡先生所起。
1988年于中国戏曲学院离休的教授谢锐青,即是早在1941年于柳州招收的学生,当时年仅9岁,是四维训练班最小的一名学生,当时艺名排名为解维蓉,其它学生尚有王维燕、王维崧(1946年因给前来看戏的蒋介石献花,“十年动乱”时亡故)、易维芝(后易名瑾玲)、朱维勇(绰号“大毛孩”)、刘维刚(后易名刘志刚)、刘维林、刘维莉、李维华(其父李德山为大衣箱倌,亡于车祸)、沈维志(绰号“香烟头”,亡于车祸),杜维蘅、陈维仁(为冯玉昆外甥,后易名陈廷仁,于河南豫剧院离休)、胡维芬(绰号“小胖子”,后到四川涪陵)、饶维德、曹维莲(后易名曹冰洁)、景维发、葛维菁(后易名葛文辉)等。学生们开始了学艺的生涯。后来易维芝、曹维莲、李维华、解维蓉成为四维戏校的“四大名旦”。解维蓉最小,被誉为“小芙蓉”。
西南剧展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由田汉、欧阳予倩、瞿白音等发起,于广西桂林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西南五省的桂、粤、湘、黔、滇及其邻省闽、赣、鄂八省市33个团队的一千余名演职员,冲破重重困难云集文化名城桂林,演出了京剧、桂剧、傀儡戏、歌剧、话剧、少数民族歌舞,以及魔术等共100多场,观众高达10万多人次。
“小四维”于西南剧展演出了田汉1938年于长沙编写的新编古代剧《江汉渔歌》,作为展演剧目。该剧由李紫贵任导演,女老生胡维芬饰阮复成,解维蓉饰阮春花,易维芝饰赵观。小四维的成功演出,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在当年演出的说明书上,田汉还撰写了近五百字的前言,特意介绍了学生们的来源和学艺情况及赞美的词句。
西南剧展开幕前,训练班于桂林又招收了王维蕊,1942年时她年仅10岁,即跟金素秋老师学戏,是带艺人班的。她就是1988年于中国戏曲学院离休的教授王诗英。
剧展胜利闭幕后,因湘桂战局形势,各省团队即将返回,田汉当时题诗一首以表送别之情:
举杯榕湖各慨慷,送君明日返潇湘。
乾坤风雨尚如晦,再奋啼诗催曙光。
黔桂逃难
1944年夏,日军从湘北沿粤汉铁路向南推进,侵占长沙、衡阳逼近桂林。田汉当时于桂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以国旗唤起民族的爱国之心,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由戏剧工作者分成两行,扯起一面十来米的国旗,浩浩荡荡的国旗大游行队伍,走遍了桂林主要街道。一路群情激奋慷慨激昂,雄壮有力的口号催人泪下。当时身为绥靖公署办公厅主任李济琛带头参加游行,并出面劝捐募款。捐赠者极为踊跃,待专人唱明捐款人姓名、单位、商店字号及所捐款额后,即将所捐之款投入国旗中央。马路两侧的爱国民众纷纷慷慨解囊,自动把钱投向国旗。
不久桂林告急,号称“十万人大流亡”的湘桂撤退开始了。田汉、安娥、冯玉昆率领训练班沿着黔桂公路徒步向贵州省转移。简便的戏装由学生们分散背着,大件道具及服装放人戏箱,雇人用独轮小车推着同行,他们开始了长途跋涉的逃难生活。为了解决吃喝和住宿之难,在逃难的征途上,不得不边行进边演出。行至贵州独山地界,有个别学生因受不了这逃难的生活便悄悄离走另谋生路,同时在此又接收了陆维菱等学生。
行至都匀地界,正值中秋佳节,在露天的庙台上演出,夜晚就睡在马棚里,许多学生在草垛上望着明月,不由得想起了家乡亲人而流下了热泪。秋雨连绵时节,训练班师生无有栖身之处,经田汉多方奔走才借宿于炮兵学校旧房内,田汉和安娥夫妇为了照顾好学生,便和他们住在一起。在都匀期间学生们又排演了田汉编写的《新雁门关》、《新儿女英雄传》、《武松与潘金莲》等戏。
因日军侵占独山,都匀告急,训练班不得不又踏上继续逃难的征途。他们又雇用牛车装载着戏箱,日夜兼程,艰难地抵达贵阳,暂时住进了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办的难童收容所。在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在“民众教育馆”开始演出了,并得到了各界的赞誉。
贵阳安营
虽然结束了逃难的生活,但长住收容所非长久之计,于是田汉又多方联系,后通过关系找到青年远征军罗卓英师长,训练班归属于其二O七师所部,终于有了安身之处。
学生们除练功、学戏和演出外,还安排时间学习文化以提高学生素质。虽然当时尚无校歌,但每天早上练功前全体在操场集合,高喊四维剧社时的口号:“创造剧界新的生命,铲除剧界一切恶习;提高剧员文化水平,砥砺剧员人格道德。”
他们除演传统戏外,还经常演出《渔夫恨》、《江汉渔歌》等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新编古代剧,并又在此新排了《南明双忠记》。田汉为适应抗日时局的需要,当时还把《甘露寺》乔玄接受贿赂的情节改掉,突出联刘抗曹的重点。《七擒孟获》不好的戏词也坚决砍掉,以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常为抗日前线的将士募捐义演,捐赠了大批布鞋;鼓舞将士杀敌保国。
学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一天一名身着小白裙、头戴小白帽的10岁湖南女孩前来报考,她曾在“厉家班”学过艺,艺名许福喜,入班后易名许维喜。她练功极其刻苦,因工武旦,故为了耗腿功,夜晚都不放过,把腿扳至头下,枕着脚睡觉。五十年代初,在中国戏校改名许湘生,以武旦应工演出《八大锤》的陆文龙,此事虽时过近半个世纪之久,但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现今她已早过花甲之年,已于湖南省艺校离休。
建校云南
1945年3月29日,全体师生乘军用卡车取道沾益,被接到昆明。谁知途中解维蓉和王维蕊两位主演双双病倒,这可急坏了田汉,他千方百计设法延医调治,抵昆后不久,谢、王二人病情刚愈便又投入了演出活动。
不久,又由昆明转移到曲靖,隶属青年军二O七师政治部,进驻了曲靖博物馆,定名为“四维儿童戏剧学校”。田汉任名誉校长兼艺术顾问,原维新国剧社社长冯玉昆任校长兼教师,安娥任指导。在此李连甲及其子女加入了戏校,充实了师资力量。其子维武、女维艳人校均工老生。李维艳即今仍活跃舞台上的李鸣岩,她既工老生亦工老旦。
戏校终于有了自己的校址,为了添置设施等所需之物,田汉和安娥经常奔走于昆明,为戏校筹集资金。一切就绪,田汉此时为四维戏校写了校歌,歌词为:
我们是烈火里锻炼的钢条,
我们是风雨中生长的新苗,
我们踏遍了千万重山海,
我们忍受了七八载的辛劳。
我们要为新时代歌唱,
我们要替老百姓呼号!
同学们,这是艰难的工作,
但也是伟大的创造。
进步的必须学习,
腐败的必须丢掉。
我们要把锈铁磨成针,
我们要在逆水里撑篙。
同学们,我们虽然幼小,
将受人民夸耀。
坚持改革的旗帜,
走向光明的大道。
后由林路谱成了曲子,学生们每天早晨都要集体歌唱这首校歌,并高喊冯玉昆所作的四句口号。四维戏校从来不讲迷信,不烧香磕头,也不供奉祖师爷,而是悬挂孙中山像。戏校提倡人格平等,不陪酒、不侍唱,严禁赌博,是一支致力革新的生力军。
因为有了正式的剧场,演出也就频繁了。解维蓉、易维芝等演出《新儿女英雄传》,沈维志、陈维仁等演出《南明双忠记》,李维艳、王维蕊还演出了传统戏《坐宫》、《十八扯》等。经常演出的还有:《新雁门关》、《梁红玉》、《江汉渔歌》、《葛嫩娘》、《武松与潘金莲》、《情探》等新编古代剧。
胜利北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捷报传来,当时戏校正在“金城大戏院”演出,忽然田汉满面春风地跑上舞台,宣布了这一特大喜讯。顿时舞台上下、前台后台一片欢呼声,剧场沸腾了!演出无法进行,田汉兴奋地率领全校师生和观众一起走上街头,正在演出的学生来不及卸妆就加入了游行的行列,敲锣打鼓欢庆胜利。
抗战胜利了,四维戏校于11月中旬,由田汉、冯玉昆率领乘军用卡车由曲靖启程,开往湖南芷江以便乘船奔赴上海。谁知行至贵州玉屏地界,遇雨道路泥泞,加之司机过度疲劳,致使一辆卡车不幸翻入山中太平桥下,造成沈维志、赵维平、李维武、李德山(李维华之父)和教育长张泌的夫人会计邹丽芬等12人遇难身亡,大难不死的李维坤今仍健在,实乃有福之人。田汉面对现场悲痛万分痛哭不已。后来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平桥下不太平”之词。
全体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继续前进,由芷江乘船于年底抵达上海,暂时住进复旦大学。此时梅兰芳已剃须重返舞台,也是戏校师生有此眼福,观看了梅大师的精湛表演。解维蓉、王维蕊、易维芝、李维华等,还借此机会学了《霸王别姬》的剑套子。在沪停留之时,恰逢“上海戏剧学校”停办,"正”字学生侯正仁随同梁连桂、陈月梅等一同进入四维戏校,易名侯维公。
田汉因革命工作需要暂留沪上,由冯玉昆率领戏校师生于吴淞口乘军舰继续北上。分手之时田汉一再叮嘱冯校长,到达北方后,务须延聘名师授艺,以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军舰在海上逆风飘流了七天之久,方抵秦皇岛。当时还闹了一场笑话,经过长途的海上颠簸后,听说到了什么“岛”,就误认为是到了外国,不少学生都吓得哭了,待得知真情后,才破涕为笑。途经锦州时,正值“三八”妇女节,李维华等在此演出了《梁红玉》。后经四平抵达沈阳,于“光陆戏院”演出了《江汉渔歌》、《葛嫩娘》、《梁红玉》、《六国封相》、《情探》等剧,颇受赞誉。
扩建分校
于沈阳抽调出王维蕊、李维华等部分学生组成小分队,由大师兄李维坤率领,乘坐马车赴远郊县城作劳军和宣传演出。后在此基础上,于抚顺成立了四维一分校,由张玉甫、杨菊笙负责主管一分校工作。
冯玉昆于沈阳又要了四十名兵额,招为戏校学生,又成立了四维二分校。当时由田鸿儒(文玉、中玉之父)创办的“荣玉社。正处于生活困境,因此并人该分校,享受供给制,由田鸿儒任艺术顾问,李维坤等负责主管。大班中演员有田中玉、田文玉、田美玉(后改名张美玉)、田彬玉、田菁玉、李俊玉、李良玉、范成玉、江秀玉、王明玉、沈莲玉、邢双玉、邢喜玉等。学生按“维”字排名的有崔维玉、王维鹏、王维山、程维焕等。因演出实力很强,故营业演出与劳军演出极为频繁,经常演出《江汉渔歌》、《葛嫩娘》、《班超投笔从戎》等新编古代剧。后田鸿儒将爱女文玉终身托与李绅坤,结为翁婿之亲。
1946年又于长春成立了四维三分校,招收了袁维臣、袁维祥、柏维年、唐维芳、李维英、齐维萍(即齐玉珍)等学生,并从孤儿院逃选了一些儿童。由梁连柱主管,教师有陈月梅、徐鸣策等。因当时恰逢战争时局而搁浅,后乘卡车经过两天的奔波转至沈阳,“松竹社”的筱柏岩改名孙维运(后易名孙震霖)及郭维桐等亦加人三分校。于沈阳又招收了王维倩、王维玺、朱维义、李维春、范维锦和徐维奎等。因当时经济来源尚无着落,欲求助于二分校,但他们无力承担,此时总校已抵北平进驻平安里,只得给冯校长去电请示,冯命筹款来平。三分校于年底演出“搭桌戏”后,便乘铁路之货棚车到达北平,隶属青年军二O八师政治部进驻西苑(旧址今为“中医研究院”)。校舍为坐北朝南的两层灰砖楼房,楼上正面为主任赵宝亭的办公室,两侧为教师和学生宿舍。教师有被尊称为“四大金刚”的梁连柱、韩长宝、郭文龙、郭仲福和徐鸣策、陈月梅及会计兼教师的刘子元(即刘秀荣之父,李多奎之弟子)。
为加强三分校的演出实力,总校把解维蓉、李维艳、许维喜、刘维莉、王维燕(已故)、王维崧(已故)调进三分校,又由一分校把王维蕊调入以求尽快投入演出。演出剧目除传统戏外,还常演新编古代剧如:朱维义、解维蓉等的《江汉渔歌》,解维蓉、王维蕊等的《董小宛》,解维蓉、许维喜等的《葛嫩娘》,许维喜、李维艳等的《陆文龙反正》,解维蓉、刘维中等的《梁红玉》,刘维中、朱维义、王维蕊等的《六国封相》,解维蓉、王维蕊、朱维义等的《金钵记》等。
三分校又特意请来徐碧云为解维蓉、王维蕊等传授了《木兰从军》。还陆续招收了王维燕、史维生、刘维蔓、刘维华、关维尧、许维福、杨维顺、周维文、周维苑、张维娇、单维群、钮维骠、戴维兰以及原“鸣春社”的张春孝(易名张维孝)、贺春泰(易名贺维泰)、傅维宗等。一次赴长辛店演出,行至槐树岭,因道路难行,柏维年(即柏之毅)和袁维臣(袁国林胞兄)从汽车上摔下,袁维臣不幸遇难身亡。
1947年底于长辛店又成立了四分校,主任高宝林,教师为汪荣汉、陈茂春、郭庆永、何宝华、贾世珍等。后汪荣汉又调到三分校为刘维蔓开蒙《打钢刀》、《小过年》等,至此四维已扩建为五个戏校,学生总数已达二百五十余人。
誉满京城
1946年7月28日,四维总校除留下李维坤、李维华、王维蕊等部分人员外,冯玉昆校长率领全校师生由沈阳转至北平。聘请了钱宝森、王福山、何佩华、宋富亭、杜富隆、时世宝、谭世英、阎庆林、满福山等名家来校授艺。
8月5日下午,冯玉昆校长于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与北平的戏剧界和新闻界举行了座谈会,马彦祥、白云生、陈大漫等到会赞扬了他们的进步思想。当晚四维戏校于灯市口的建国东堂剧场由李维艳、解维蓉等演出了《江汉渔歌》,7日晚又由陈维仁、易维芝等演出了《武松与潘金莲》,成功地演出轰动了京城。
第二年即邀请在上海的李紫贵来校任专职导演,李临离上海北上之时,田汉又特嘱托一定要把这个戏校带好。田汉虽然离开了他所创办的四维戏校,但他始终在关怀着戏校的成长。李紫贵到校后,即投入了《金钵记》、《武则天》和《琵琶行》的导演工作。该年11月24日至12月10日,赴天津国民戏院演出《江汉渔歌》、《武则天》、《金钵记》、《梁红玉》、《陆文龙反正》等,又轰动津门。
1948年3月,在马彦祥的主持下,三分校师生联合演出了田汉的新编古代剧《琵琶行》。该剧描写唐玄宗时,梨园供奉老乐工郭霁青高节自守、不事敌寇、嫉恶如仇、颠沛流离的故事。它影射抨击了黑暗的现实,发出了人民反对内战、反对苛捐杂税的呼声。特邀白家麟、李宗义、梁小鸾担任主演,教师梁连柱、郭文龙、韩长宝、徐鸣策、汪荣汉、何宝华等及学生解维蓉、王维蕊、王维松、朱维义、柏维年、葛维菁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马彦祥亲任舞台监督并粉墨登场扮演黄大人,导演李紫贵兼演郭英发。特邀叶浅予任舞美设计,杨大钧任音乐设计。王瑶卿还亲临江西会馆排演现场指导,并为梁小鸾扮演的谢云屏设计唱腔。于11月起在长安大戏院连续数日演出晚场,场场爆满。日场由解维蓉、王维蕊、朱维义、李维艳、陈维秋等演出了由李紫贵导演的《金钵记》和《武则天》。田汉特从上海拍来贺电,6月又应天津中国大戏院之邀赴津门演出数场,反应极为强烈。因《琵琶行》剧情含义有所指向,被当局察觉禁演,并曾派人恐吓梁小鸾,经长安戏院负责外交的副经理荣慰之和万子和的担保,才免吃官司,后由梁小鸾出资请客此事方平。
1948年夏,总校于庆乐戏院演出了曹慕髡新编的《牛郎织女》,李紫贵任导演,易维芝、陆维菱、景维发、张维仲、刘维蕴、钮维骠主演。三分校演出了欧阳予倩改编的《桃花扇》,由王维淞任导演,解维蓉、李维艳、朱维义、王维蕊等主演。《武松与潘金莲》由解维蓉、孙维运、刘维林、王维蕊等主演。精彩的演出得到内外界的一致好评。四维戏校当时演出的盛况可谓誉满京城。
四维解体
四维总校后又隶属河北省保安司令部孙连仲编下,校址在保定市东关大街路北一剧场,后院原为一关帝庙,宽大的庙院是学生练功活动的场所。总校又由三分校新招的学生中抽调了张维奸(即张秀绗现在河南)、单维群(即单宝成现在大连)等10多名学生随同迁往保定。负责管理学校的是冯玉昆的女婿夏贤允。他们除在保定演出外,还曾到唐山、长辛店、门头沟等地演出。后又迁回北平东城禄米仓,校所迎门上方挂有孙连仲题写“四维戏剧学校”之横匾。不久迁至东交民巷柴花栏,后又迁至东四十条一军政机关院内。
总校后来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田汉介绍到当时已解放的门头沟地区,归属十三兵团的程子华所部,学生有易维芝、范维锦等。另一部分与傅作义军内所属的张家口戏校合并,当时由李紫贵负责接管,改名为“北平保安戏校,”校长李英夫,教师有薛盛忠等。后曾于庆乐戏院招生,曾有原荣春社的学生转入此校,校址迁到北新桥的秦老胡同。
东北解放后,抚顺一分校全体师生,于1948年10月,在沈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名为四十九军文工团平剧队。长辛店的四分校与在门头沟的总校合并,成为十三兵团政治部火线平剧队。后来这两个平剧队都随军南下到达广西,1951年4 月,于南宁合并为广西军区政治部京剧团,后改为广西省京剧团,今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京剧团。冯玉昆到广西文化局工作。
沈阳的二分校,于1948年11月,由解放军四野总政治部接管后,演员班一部分到哈尔滨人民剧院,另一部分分到东北文协平(京)剧工作团。其中有李维坤、崔维玉、王维鹏、王维山、程维焕、田中玉、田文玉、范成玉等,学员班并入安东“咏讽社”,后迁至沈阳改名“东北戏曲实验学校”。
北平的三分校全体师生,于1948年冬季,得马彦祥转达田汉指示:戏校师生切勿随国民党军队南撤,留守北平等候解放,党要办戏曲教育事业。于是师生携同随校家属,从西苑步行由西直门进入城内,先困于宣武区后孙公园的一所学校里,后又迁至梁家园小学静候北平和平解放。就在解放军进城的第二天,田汉亲率军管会文艺部的同志来此看望大家,并当即宜布:四维三分校划规华北文艺委员会旧剧处所属,不久师生便被接到北池子草垛胡同原美术供应社校舍(今北京证章厂),开始筹建新中国的第一所国家戏曲学校。
中国戏校
1949年解放初期,暂名军管会北平平剧实验学校已初具规模,四维三分校的师生,成为这所戏校的第一批教师和学生。因是国家戏曲学校,不属科班性质。故学生的名字也从此更换新名,他们是:
义维茹(未改新名) 王长斌(维玺) 王诗英(维蕊) 王晓琴(维倩) 孙祥昌(维昌) 史燕生(维生) 田惠东(维东) 关雅侬(维尧) 关瑜顺(维瑜) 朱秉谦(维义) 刘秀荣(维蔓) 刘秀华(维华) 刘长生(维颐) 许湘生(维喜) 许德福(维福) 安 莉(刘维莉) 李鸣岩(维艳) 李定坤(维定) 李连春(维春) 李秀芳(维玉) 张春孝(维孝) 张启洪(维洪) 张华森(维森) 张桂良(维良) 杨启顺(维顺) 和 玲(维玲) 和 骥(维骥) 周瑞文 (维文) 周瑞英(维苑) 赵秀霞(维芸) 柏之毅(维年) 贺春泰(维泰) 钮 骠(维骠) 徐义新(刘维祥) 郭锦华(维锦) 郭世华(维桐) 侯正仁(维公) 梁九荣(维茗) 唐铁林(维铁) 袁国林(维祥) 曹成侠(维德) 傅殿华(维宗) 谢锐青(解维蓉) 戴新兰(维兰)等及冯玉昆之子冯柳生(维柳)。
1949年10月2日,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成立,10月下旬更名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田汉任局长,并提出将四维三分校归属戏曲改进局的建议,马彦祥、马少波、杨绍萱等负责人都极赞同,后报请周恩来总理和周扬部长批准。1950年1月28日,戏校被命名为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田汉兼任校长,并委派史若虚为教务长,李紫贵为教务主任,曹慕髡、徐特等人均参加了戏校的建设工作,校址暂设草垛胡同。为提高学生技艺,田汉亲自登门延聘梨园耆宿王瑶卿、萧长华、王凤卿、尚和玉、马德成、张德俊、谭小培、金仲仁、鲍吉祥等来校执教,这“九大教授”曾合影留念。
时逢春节期间,在戏校联欢会上,经田汉介绍,王瑶卿喜收17岁的谢锐青为王氏关门弟子。联欢会上演出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大反串戏:《打面缸》由朱秉谦饰周腊梅、王诗英饰大老爷,李鸣岩饰四老爷,袁国林饰张才。《(虫八)蜡庙》由杨启顺饰褚彪、谢锐青饰费德功、袁国林饰黄天霸、李鸣岩饰金大力,许湘生饰朱光祖、柏之毅饰张桂兰、王诗英饰米龙、安莉饰窦虎、张启洪饰施士伦、钮骠饰张妈、许德福饰小姐。
1950年5月,戏校由草垛胡同迁到了赵登禹路新校址(今中国评剧院),学生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涯。8月,由王瑶卿、萧长华、梅兰芳等在北京、周信芳等在上海、李纶等在沈阳、赵雅枫在武汉分别成立了招生委员会。于北京、上海、沈阳、武汉的两千多名考生中择优录取了80余名新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招收的第一批戏校学生,学制为八年。
北京计50名:李佩军、李文华、萧润增、曲素英、刘士庠(翔)、田文善、赵德芝、朱澄泽、孙洪勋、王瑞安、司骅、宋德扬、俞大陆、王望蜀、王道津、周长芸、李玉坤、何冠奇、傅秀芳、孙敬民、吴钰璋、张玉琴、杨锡嘏、陈双义、郭自勤、刘沪生、汪芝琳(后易名汪悦春)、李树芳、逮兴才、李紫(子)庆、张宏逵、蒋厚理、金立水、曹佛生、刘芳、白树铭、王幼蓉(后易名顾凯莉)、张正苏、贯金城(为插班生)、高骊、顾久仁、王梦云、张淑琴、殷妙文、曹毅琳、李文敏、王代成、王福民、郝德耀、韩培荫。其中张正苏、张淑琴、李文敏(后到北京戏校)等未入校,补人备取生杨秋玲、李铸、佟熙英、唐宝善。同时另招收研究生5名,李开屏、徐永章、马牧野、王世荣、吴润清(未报到)。
上海9名:沈蕙萱、陈国卿、陈国为、陈宜玲、梁幼莲、施雪怀、张玫丽、詹文辉、魏克虞(为插班生)。另招研究生2名:钱浩梁(原上海戏剧学校钱正伦,后曾名浩亮)、姜中扬。
沈阳5名:王丽艳、王驹良、单体明、毕英琦、杨燕东,另招收研究生2名:田中玉、栗秀梅。
武汉10名:马名骏、马名群、孙定薇、许澍丰、陈汉生、武春生、涂沛、赵寿延、夏全蒂、谢宗俊。
在戏校正式招生前,即有先行人校的,其中有王荣增(原在“荣春社”)、李可、苏移、苏稚、金桐、赵仲茹、赵慧笙、杨淑琴、徐若英等。
戏校于9月1日正式开学,研究生班副班主任(无正主任)江新蓉,学生共计15名,他们是班长徐永章、马牧野、王世荣(王楞仙之孙)、王荣增(王瑶卿之孙)、王诗英、田中玉、关雅侬、李开屏、张桂良、姜中扬、栗秀梅、钱浩梁、童祥苓、谢锐青等,吴润卿未入学。仅一年多时间,因诸多因素而报散。童祥苓人校不久即离去,田中玉后参加剧团,王世荣调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工作团,谢锐青等并入选修班。
1950年,在全国戏曲工作者会议期间,11月29日戏校于大众剧场演出了《金钵记》,谢锐青饰白蛇,王诗英饰青蛇,朱秉谦饰许仙。朝鲜舞蹈艺术家崔承喜曾到戏校,欲调谢、王二“蛇”到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研究班,田汉校长风趣地说:“您要的这‘两条蛇’不能都给您,只能放‘一条蛇”。这样王诗英由研究生班临时到中央戏剧学院一年多,1952年返回戏校,研究生班已报散。
田汉为了培养下一代礼贤下士,又陆续延聘了刘喜奎、郝寿臣、李桂春、杨韵谱、侯喜瑞、雷喜福、姜妙香、华慧麟、贯大元、于连泉(筱翠花)、茹富兰、黄咏霓(雪艳琴)、程玉菁、宋富亭、白登云、于善民等名师先后来校执教。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也来校辅导。尤其是请刘喜奎,田汉与马少波等不辞辛苦地到处奔走,在东城区公安分局的大力协助下,先后寻访了17户人家,最后终于在安定门内谢家胡同找到了这位曾享有盛誉的老艺术家,并为她在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安置了新居。
1951年4月和1956年2月,戏校师生曾两度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4年4月又参加了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演出。1951年和1953年,部分学生曾随中国艺术团出国,先后参加了在柏林和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并到东欧许多国家进行了访问演出载誉而归。
难忘的是1951年抗美援朝中,戏校的老教授纷纷请缨,为捐献飞机粉墨登台于大众剧场共举行了五场义演。6月17日首场打炮,舞台上田汉写的一幅对联赫然醒目:学来粉墨春秋谈唐说宋;鼓舞风云儿女 抗美援朝!
戏码为:谢锐青、刘秀荣《樊江关》;张德俊、方连元《武松打店》;马德成、宋富亭《百凉楼》、尚和玉、田中玉《晋阳宫》;大轴为萧长华、郝寿臣、鲍吉祥、华慧麟、谭小培、刘喜奎、林秋雯、常少亭《法门寺》。(原定贯大元、李春恒《当锏卖马》未演)
7月29日第二场为:赵雅枫《金雁桥》;刘秀荣、张启洪《下山》;张德俊、方连元、宋富亭、奎富光《武松打店》;雷喜福、张永禄、罗玉苹《审头刺汤》;大轴为郝寿臣、萧长华、谭小培、贯大元、田淞、江新蓉、萧盛萱《乐毅伐齐》。
8月31日第三场为:“许湘生、许德福、贺春泰、袁国林、郭世华、王荣增《杨排风》;雷喜福、张永禄、毕鑫如、朱秉谦《失印救火》,张德俊、方连元、赵雅枫、李连甲、赵荣欣、汪荣汉《狮子楼》;贯大元、谭小培、萧长华《清风亭》;大轴为郝寿臣、鲍吉祥、李甫春、田淞《打龙棚》。
9月29日第四场为:“许湘生《红桃山》;雷喜福、华慧麟、王福山《打渔杀家》;萧长华、宋富亭《(王普)球山》;姜妙香、谭小培、马德成、张德俊、侯喜瑞、贯大元《黄鹤楼》;大轴为李桂春、郝寿臣、李甫春、赵荣欣、于玉蘅、罗玉苹、王荣增《逍遥津》。
10月26日第五场为:宋富亭、李甫春《青风寨》;贯大元、雷喜福、梁连柱、于玉蘅《搜孤救孤》;姜妙香、苏明宝《罗成叫关》;谭小培(因感冒由谭富英替父上场)、萧长华《当锏卖马》,白云鹏《木兰从军》(京韵大鼓);大轴为李桂春、郝寿臣、张德俊、华慧麟、方连元、梁连柱、宋富亭、奎富光、范富喜、赵荣欣《巴骆和》。
此五场不同凡响的捐献义演,是难得的名家联袂演出,70岁高龄的“通天教主”王瑶卿亲自担任舞台监督。演出广告见报后,戏迷奔走相告,五场义演的全部收入,上交到抗美援朝总会。
中国戏校教学严谨,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实践,有的学生不宜继续学习,或劝其退学或自动离校。戏校又陆续招收了51、52、54、56、58等届新生。
首届学生中,除以原四维戏校为基础的学生外,还有原“泳风社”和东北戏校并入的学生及后增加的插班生,他们是王晶华、王仲伟、王威良、王竹铭、王荃、孔昭、孔雁、刘亮、刘刚、刘习中、刘匡捷、孙绍恩、曲颖叙(后易名曲泳春》、宋丽芬、毕秀荣、杨韵青、李嘉林、李明德、张志翔、金煜辉、林萍、奎福生(后易名奎生)、奎福才、赵德贵、梅伯寒、叶庆荣、刘淑文、孙岳、李静媛、吴春奎(原在“鸣春社”后易名刘洵)、谢超文(原在“鸣春社”)、徐再蓉、郭佩君、蔡淑卿、魏克虞、郑兰茹、张曼玲、贯金城(原在“荣春社”名贯喜琴,后易名贯涌)等,均于1956年与原四维学生同期毕业。原四维的小同学李玉英(维霞)于1958年毕业、高明华于1959年毕业。
1951年4月,戏曲实验学校划规中国戏曲研究院领导,王瑶卿接任田汉校长之职,为第二任校长,副校长史若虚。1952年11月更名为“北京戏曲实验学校”。1954年5月中旬归属文化部,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同年东北戏曲学校并人中国戏校沈阳分校,1955年迁至北京合并。校址迁至宣武区里仁街新建校园,因王瑶卿校长已病故,晏甬为第三任校长,副校长萧长华、史若虚、刘仲秋。同年5月成立“中国戏曲学校实习京剧团”。1956年,原四维学生经过各自不同的艺术生涯,终于踏上了各自的艺术岗位。如今他们均早过花甲之年而离休。有的为培育戏曲新苗,仍在辛勤地耕耘着.1958年,萧长华为第四任校长,副校长史若虚、刘仲秋。1966年6月停止讲学,1977年12月恢复上课。1978年10月,改为大专学制,更名为“中国戏曲学院”,史若虚任院长。
(本文曾得到李紫贵、梁小鸾、汪荣汉、袁国林、谢锐青、王诗英、李开屏、田中玉、王荣增、单宝成、萧润增、梁幼莲、陈国为、武春生、钮骠等先生提供宝贵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夏志雄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