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杨觉民


杨觉民
杨觉民
出生1922年,农历壬戌年
逝世200696日,农历丙戌年闰七十四

人物分类
秦腔 生行演员
杨觉民,男,秦腔小生。祖籍陕西省长武县。

1922年,杨觉民3岁时随父母逃荒到甘肃平凉北门外安家磨村。1929年父亲在大灾荒中死去,母亲改嫁赵姓,由于赵家对他进行打骂虐待,杨觉民忍无可忍,便逃到一个戏班子里学戏。1935年5月的一天,从陕西过来一辆汽车,上面拉着30个十几岁的男娃娃,杨觉民听说那是从陕西招收学生去宁夏学戏的,他一听高兴坏了,央求带队人把他带走,就这样杨觉民来到了“宁夏觉民学社”。来到宁夏觉民学社的第二天,他有了“杨觉民”这个名字。杨觉民工文武小生,他的嗓音洪亮、吐字真切、眼神灵活、面部表情丰富。

1950年4月在原觉民学社的基础上新成立了“银川剧社”,杨觉民任社长,进行了制度改革,银川剧社培养出了“四梅”,为宁夏秦腔戏剧培养了人才,还改变了秦腔传统的男扮女装,为宁夏的秦腔戏剧增添了活力。为了改进和提高这一古老剧种的表演水平,杨觉民不再担任社长,全身心投入到舞台演出。

早在觉民学社时期,杨觉民就表现出色。十几年间,他在《殷桃娘》、《紫金冠》、《黄鹤楼》、《蝴蝶杯》、《周仁回府》等传统历史剧中成功塑造了韩信、吕布、周瑜、田玉川、周仁等许多英雄豪杰和忠诚义士的形象。

辞去银川剧社社长职务后,直到“文革”前的十余年中,他先后主演了小生重头戏《苦节图》、《红娘子》、《三打祝家庄》、《双明珠》、《七夕泪》、《嫦娥奔月》、《卧薪尝胆》和现代戏《写戏》、《夺印》、《穷人恨》、《刘介梅》、《西吉滩》、《东风解冻》、《丰收之后》、《人间天上》等50多本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的好戏。他的表演风格独特,演喜剧都能使人捧腹不已,演苦戏催人泪下,令人叹为观止。

杨觉民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不得不走下艺术舞台。直到1978年,他才迎来演艺人生的又一个春天,重新走上了舞台,同时压抑了10年的渴望瞬间爆发,成就了一台又一台演出。为了演好《十五贯》,他扮演熊友兰在公堂上跪了40分钟,双膝都跪紫了也全然不在乎。《十五贯》连续演出112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这在宁夏秦腔剧团史上是很少有的壮观景象。

继《十五贯》成功演出后到1982年离休,杨觉民又连续演出代表剧目《周仁回府》12场,在《哭坟》一场戏里,他捶胸顿足、激昂慷慨的表演和悲痛欲绝的滚白感染得观众潸然泪下。在此期间,他还先后演出了他整理的新编历史剧《软玉屏》前后本、现代剧《家庭痛史》等30多本。他退休后也没有离开舞台,除隔三差五去外地演出外,他积极培养青年演员,为秦腔后继有人做了不少贡献。

杨觉民的舞台艺术好是观众看在眼里的,他的艺德好也是有口皆碑。只要挂了他的戏,他都要做好准备,准时到场登台演出,几十年如一日,上了台一丝不苟,从不应付差事,糊弄观众。1960年他的妻子去世当天,因前一天已经挂了他的戏牌,到晚上演出时他二话没说就化妆登台。1962年9月他再婚,结婚第二天剧团赴陶乐巡回演出,他二话不说,扛着行李就上了车。

杨觉民的舞台艺术能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再婚妻子孙玉兰的支持不无关系。孙玉兰对丈夫的事业总是鼎力相助。他俩再婚时杨觉民已有6个孩子,孙玉兰又带来一个,婚后他们又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9个孩子都由她一手带大。她对每个孩子都平等对待,不偏不倚。1963年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杨觉民下乡到贺兰县四十里店演出,孙玉兰没有通知他回家。1970年,母亲去世时他还在值班,是她亲手给婆婆穿的衣服。每个孩子的婚事,都是她一个人张罗,既不铺张浪费,也不小气寒酸。“文革”杨觉民被“群专”时,剧团每月每人只发15元的生活费,生活异常艰苦,为了节省几分钱,孙玉兰买颗粒食盐带回家自己捣碎,没完没了的家务,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干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这对相差十几岁的老人携手过了一生。他们的子女后来都成家立业,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继承父志,成为文艺工作者,一个儿子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定居美国。

为国家一级演员,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任银川市政协常委。他从1935年登台演出,直到1985年离休,舞台生涯达47年。即使在离休后,他仍活跃在舞台上,舞台实际生涯63年。共演出5000余场,剧目162本,主演112本,代表剧目62本。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09-03-15
编辑整理:小豆子、杨庆葆
浏览次数:3461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