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298)
全部 事件(298) 2005年:沈阳评剧院的孙明月与盘锦评剧团的齐丽君一起正式拜冯玉萍为师,成为花淑兰|花派再传弟子。……
2005年:“宇扬”中华评剧艺术研习社是由中国第一家评剧专业网站、评剧艺术的门户网站:宇扬评剧苑所创建的一个活动团体。
“宇扬”中华评剧艺术研习社,由来自全国各地众多评剧演员和爱好者发起、自发结合并正式成立,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评剧艺术,让更多更广的朋友了解评剧艺术、热爱评剧艺术……
2005年:为了鼓励小剧场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丰富演剧方法以及文化的多元色彩,北京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戏曲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首届小剧场戏曲展演,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举行。
……
2006年:时值纪念评剧剧作家胡沙逝世一周年之际,胡沙遗作《评剧新史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共计38万字,记述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广西、陕西、青海等地评剧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数百位有着重大影响的评剧演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005年:在平谷区熊儿寨乡桃花盛开的桃林中,平谷区文化馆干部谭学慧正式拜中国评剧院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戴月琴为师。这是戴月琴首次在郊区收徒。也是平谷区培养高水平的戏剧人才,提高区文化馆业务骨干的技能,推动评剧艺术在平谷的发展重要措施……
2006年:全国八大流行剧种的近二十位当红名角在北京北展剧场演出“2006百花迎春戏曲晚会”。
参加演出的有越剧女小生茅威涛(《陆游与唐琬》选段“浪迹天涯”)、男小生赵志刚(《沙漠王子》选段“叹月”),豫剧演员虎美玲(《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新版《白蛇传》选段“此生足矣”),黄梅戏演员吴琼(《女驸马》选段“洞房”),河北梆子演员刘玉玲,评剧演员谷文月(《杨三姐告状》),粤剧演员郭凤女(《荔枝颂》),川剧演员沈铁梅(《金子》选段“生生死死长相随”)、陈智林(《掌灯焚书》、《斩黄袍》),京剧谭派须生杜镇杰(《捉放曹》)、梅派青衣张慧芳(《谢瑶环》)、尚派名青衣王艳(《杨门女将》选段)、裘派名净孟广禄(《除三害》)、叶派小生李宏图(《壮别》)、老旦名家赵葆秀(《打龙袍》)以及老生耿其昌(《珠帘寨》)和夫人李维康(《贵妃醉酒》),京胡圣手燕守平以《恭贺新春》为晚会开场,其中的“华彩段”,展现出他几十年练就的绝技……
2006年:德云社全体成员为白血病患者、京剧演员陆地园举办一场慈善演出,全社演员串演评剧《秦香莲》。郭德纲分饰前王延龄、后包拯,特邀王丽京饰秦香莲,何云伟饰陈世美,张文顺饰张三阳,王文林饰韩琪,李菁饰皇姑,李云杰饰国太,张德武(相声演员)饰刘廷,曹云金饰王忠,刘云天饰冬哥,肖佳玉饰春妹,栾云平饰大太监,孔云龙饰车夫,邢文昭、李文山、岳云鹏、崇云昆饰四宫女,高峰、李根、赵云侠、史爱东饰四太监……
2005年: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戏曲艺术,由天津市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华夏神韵——第二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于9月10日至10月30日在天津举行。
国内著名戏曲院团、一批活跃在我国戏曲舞台上的艺术名家、当红演员和享誉菊坛的戏曲精品剧目汇集津城……
2006年:沈阳演艺集团所属的梨园剧场正式开园。首场演出,沈阳京剧院李静文、常东、张宏伟、沈阳评剧院冯玉萍、沈阳曲艺团常佩业、贾承博等名角儿登台亮相。
沈阳京剧院秘密打造的全新改版的《青石山》也首次与观众见面……
2004年: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学员们在即将毕业前,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京剧经典唱段演唱会。
此次演唱会中,最有特色的是京剧的“女子乐坊”,清一色的女子京剧乐队在开场时率先亮相,演奏《夜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