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高笑林


高笑林
高笑林
出生1926年,农历丙寅年
逝世20091019日,农历己丑年初二日,13时

人物分类
相声 演员
高笑林,男,相声演员。天津人,出生于天津一个相声艺人家庭里。

自幼家贫,6岁丧母,他和3岁的妹妹只得依靠祖母照应。父亲高桂清是相声界前辈,当时虽只有30岁,但未再娶。在高笑林10岁的时候,虽然家贫,父亲还是把他送进学校。不料,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了。兵荒马乱,家里连两顿棒子面也吃不上,无力量供他上学。天资聪明的高笑林,11岁跟着父亲到天津东兴市场连兴茶社学艺。天生勤快善良的他,每天要边劳动、边学艺达十一二个小时。父亲高桂清是个为人很厚道的人,他是连兴茶社的掌班人,每天他比别的演员演出的都多,尤其是在饭口,主动让别人去吃饭休息,他一个人顶着演出,但每天的分配和大家一样,平均劈帐,至于学徒的儿子高笑林更没有什么特殊待遇,每天的收入只相当于老师们的三十分之一,将就着够买两碗面条的钱,因此,他们爷俩在众演员中至今还流传着良好的口碑。

高笑林14岁时,拜在马三立门下为徒。苦难的童年生活使高笑林清楚地知道,要想摆脱贫困,只有埋头学艺,早日成才,成为一个有较高水平的相声演员,才是唯一的出路。从此,他下决心苦练。每日清晨,天不亮就起床,面对砖墙苦练基本功,为了吐字清晰有力,他把自己学会的贯口话和绕口令,连续地背练无数遍。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都从不间断。这给他后来的表演,吐字清晰,发音洪亮,节奏准确,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学习各位老师的长处,无论哪位表演,高笑林都在一旁细心地听,认真地看,反复地揣摸他们的语言特点和表演风格。这期间,他学了不少相声段子和许多相声包袱(笑料)及其表现手法。在这些老师中,除了恩师马三立,还包括当年在天津已成名的相声演员刘宝瑞马桂元孙少林以及自己的父亲高桂清等。

1945年日寇投降后,年仅19岁却已是饱经风霜且技艺成熟高笑林,为了寻找先期来济南晨光茶社参加开业的父亲,来到了山东济南大观园晨光茶社.这时的晨光茶社,正是如火如荼的最旺盛时期,可谓名家荟翠,精彩蒸腾。一个很正规又高雅的相声表演团体,聚集着李寿增、孙少林、刘宝瑞、郭全宝刘广文王长友袁佩楼王树田和他父亲高桂清等相声界大腕和相声名家。高笑林如鱼得水,他博采众家之长,在他们各有特色的相声艺术影响下,高笑林在相声艺术上得到了超凡的提高,说、学、逗、唱,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很快,他以炉火纯青的精湛演技,赢得了济南观众认可和喜爱,已经是能在晨光茶社安排在倒二,也称小“汆底”(相当于最后一个压轴节目)的人物了。

奔放、炽烈、火爆到底,轰动全场是高笑林先生的相声艺术表演风格,他从不拘泥于相声传统艺术中“三翻四抖”的陈规,但又仅抓喜闻乐见这一相声艺术的特点,把幽默诙谐融入到整段节目当中,上场就是“包袱”开头,在表演中语言精练紧凑,表演动作随着相声艺术的语言不欠不过自然合理,是一位典型的晨光茶社文、爆相兼类型的相声演员。他当时的愿望就是要在艺术上赶超干姐夫(孙少林的夫人刘艳霞是高桂清先生的义女)孙少林,在他的心目中,孙少林的相声艺术造诣,是他在相声界同行中最赞成的人物之一。

高笑林先生在晨光茶社献艺期间演出的节目很多,代表作有《论手势》、《将相和》、《合凤飞》、《歌迷》等大量的相声、快板节目,他可以天天不重活,天天换节目,从不与其他演员撞车。他演出的节目新颖别致,与众不同。如他表演的《歌迷》段子中,就加入了当时很流行的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主题歌《砬子之歌》的便唱,形象的把歌词“到处流浪”,以“二斤羊肉”唱出,引得观众掌声、笑声不断,让观众既欣赏了电影中的曲调,又感受了相声艺术的欢笑。

1949年高笑林参加南京市文管处组建的渡江文艺宣传队慰问演出。1953年赴朝鲜为志愿军战士演出,荣立三等功。

为发展安徽的相声事业,高笑林于1958年由南京市曲艺团支援来到合肥市曲艺团工作,是安徽相声的创始人。1959年10月19日,毛泽东主席来安徽视察工作,高笑林与潘庆武搭档为主席表演了相声《新灯谜》,主席看得开心、听得高兴,兴致特别高,笑呵呵地要求再说一段,接着他俩又为主席表演了一段反对封建迷信的相声《算命》,主席看了更高兴了连声说:“说得好,演得好!”。同年十二月,贺龙元帅来到安徽,高先生有幸又为贺龙元帅表演相声。1977年,年过半百的高先生又为当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同志演出,在演出结束谢幕时,万里书记上台接见演员,他握着高先生的手说:“真没想到在安徽能听到如此纯正的相声,安徽还有这么高水平的演员!”在安徽工作的几十年,悉心育人,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相声演员和大批相声观众。从1953年到1977年曾为毛泽东、彭德怀、贺龙、万里等演出,多次受到嘉奖。

1983年,侯宝林到安徽大学讲学与久违的师弟高笑林亲切会面,并书赠一幅“寿”字,表达了大师对师弟美好的祝愿。

1989年退休。从艺期间,主要创作和演出《八女夫》、《幸福生活》、《黑心人》、《一家和好》、《新对联》、《新灯谜》、《黄山乡情》、《牛口夺宝》、《将相和》等相声段子,均由有关刊物发表。

1998年天津电视台录制中国传统相声集锦,一共四十集,电视台一次就为高先生录制了七段相声,许多省级电视台、卫视台均转播了高先生表演的传统相声。200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他“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

高先生在安徽工作近五十年,他先后培养了朱文先吴新安郑林哲王学渊吴棣崔冰等十名弟子。

2009年在安徽去世,享年84岁。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冯宝华高桂清马三立尹寿山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09-12-04
编辑整理:知者
浏览次数:5017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