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王熙春


王熙春
王熙春
出生1919212日,农历己未年十二
逝世20061228日,农历丙戌年初九日,11时12分

人物分类
京剧 旦行演员
王熙春,女,京剧旦角。南京人。母亲是梨园名旦王凤祥

自幼喜欢音乐歌舞,跟母亲学唱。后在秦淮歌坛崭露头角,成为南京夫子庙的著名歌女,有“九花娘”之称。其母特聘黄桂秋为其授艺,王学戏3年后即与名角同台演出。1941年后,到上海加入周信芳的移风剧社,曾与周合作,在卡尔登剧场合演《文素臣》等戏,一时声名鹊起,享誉四方,成了一名家喻户晓的名旦。她做功细腻,感情真挚,嗓音清亮,受到周信芳的赏识。

1939年,合众影片公司将京剧《文素臣》改编为多集影片,请刘琼主演文素臣,特邀王熙春合演。她由此从舞台转入银幕。在完成四集《文素臣》后,朱石麟编导《香妃》,由王熙春主演。影片的成就使王熙春成为当时受人瞩目的电影明星。王熙春自1940年起,又主演了《孟丽君》、《红粉金戈》、《雪艳娘》、《野花哪有家花香》、《梅娘曲》等14部影片,1952年去香港,主演《国魂》、《生与死》、《新生死恨》等影片。

擅演剧目有《香妃恨》、《董小宛》、《春秋配》、《梅龙镇》、《文素臣》等。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黄桂秋金素雯梅兰芳施桂林王茵王筠蘅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祖籍陕西太原,生于南京。父亲王锦荣为京剧鼓师兼唱小生,母王凤祥为京剧名旦。8岁开始学戏,先随张喜海学青衣花旦,又和宫济川学刀马旦,9岁登台,13岁正式开始演艺生涯。
1932年起,先是在南京天韵楼清唱,并随父母的戏班出外演出。后曾在南京、镇江、扬州等地与高百岁合作,受其青睐。
1936年于南京拜黄桂秋为师,得师亲授《春秋配》《二进宫》《武昭关》《贺后骂殿》《弓砚缘》等戏。
1938年起至1942年,由高百岁推荐,王熙春加入移风社,在上海与周信芳合作三年多的时间,所演《打渔杀家》《宝莲灯》《四进士》《玉堂春》《战宛城》《文素臣》《香妃》等剧大受欢迎。周信芳对其十分赏识,亲自指点,并为其配戏,使其舞台表演愈发成熟。
期间还陆续拍摄了近二十部电影,成为上海炙手可热的“影剧双栖”明星。
1940年,王熙春于香港演出时,拜梅兰芳为师。梅对其所演的《宇宙锋》《三娘教子》《贩马记》《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戏进行悉心指点。
1947年,王熙春再度赴香港演出,并拍摄电影。1950年回到上海,组班赴长沙、青岛等地演出。1951年参加上海市人民京剧团,随团赴全国各地演出达七年之久。其间,于1952年赴京进行汇报演出,她与黄正勤合作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演出了《楼台会》。1953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跨过鸭绿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慰问演出。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时,她主演《贵妃醉酒》一剧,荣获一等奖。
1958年底,王熙春为支援安徽京剧事业,欣然奉命调到安徽省京剧团工作,从此江淮大地布满了她的足迹。她主演了传统剧《西厢记》,新编历史剧《则天皇帝》、《尤三姐》,现代剧《红嫂》、《生死钟》、《党的女儿》、《花生种》、《县委书记》等剧。1963年,她又应海燕电影制片厂之邀,与童芷苓合拍了《尤三姐》,这是她参加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
十年动乱期间,她中断了舞台生涯。1985年,为筹集残疾人福利基金举行义演,她最后一次登台与周麟荣合作演出了《贩马记》中《写状》一折,连续演了五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她曾任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市政协常委和第三届市人大代表,出席过全国第三、第四次文代会,是中国剧协、影协会员,民盟安徽省委委员。



霄寒楼主 提供


最后更新:2007-01-08
编辑整理:匆匆过客、小豆子
浏览次数:8079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