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分类:淮剧旦行演员

介绍

淮剧又名“江淮剧(苏南地区称)”,是江苏省主要剧种之一。起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部分地区以及中国台湾。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中胡、板胡、扬琴、琵琶、笛子、三弦、芦筝等,打击乐器有苏锣、堂锣、扁锣等;淮剧起源于江苏盐城、阜宁及两淮一带,与其他戏曲一样是在当地民歌和说唱音乐基础上,吸收外来戏曲音乐逐步发展变化而来。构成淮剧音乐主要是香火戏。香火戏在清初从祭坛走向民间,成为娱神娱人的一种戏剧形式——淮调。淮调除僮子调以外,还融淮安田歌、秧田工鼓词、赶牛号子、门叹调及[八段景]、[梳妆台]、[叹五更]、[十送]等民间说唱俚曲于其中。经前辈艺人演唱实践,形成具有浓厚的江淮风味的唱腔,称之为[老淮调]。后来琴师戴宝雨用二胡托腔伴奏时,对它进行加工而演变成[拉调]。再后,由著名淮剧演员筱文艳在[拉调]基础上又创造出[自由调]。[自由调]是上下二句结构,曲调灵活,具有多种板式变化,能悲亦能喜,可塑性强,并解决了男女同弦问题。香火戏对淮剧、扬剧都直接发生过作用。淮剧在扬州地区流传过程中,无疑会吸收了扬州地区的民间音乐,形成[春调]、[小开口]等。由清入民国,苏北地区常闹灾荒,大批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逃荒到上海落脚谋生。淮剧艺人也随着逃荒人群进入上海,他们先在街头、茶园卖艺,渐而走进剧场演出,入乡随俗,自然而然受到上海滩簧花鼓戏影响,时代感、戏曲性得到加强。如唱腔的运用上,注意根据角色、行当来选用,板式的连接也较为灵活并使之与人物的年龄、身份和剧情等相一致,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20世纪30年代淮剧已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人物分类 » 淮剧 » 旦行演员


如果您发现本页有任何纰漏(如人物的错误分类等),请您指正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