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李和曾


李和曾便装照
李和曾便装照
出生1922211日,农历壬戌年十五
逝世2001119日,农历庚辰年廿五

人物分类
京剧 生行演员

科班院校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和字科 学生
李和曾,男,京剧老生。北京人。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职员家庭,幼年只念过两年私塾,9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开始登台是跟着程砚秋在《汾河湾》和《三娘教子》等戏中演娃娃生,他曾专工二路老生。天津中国大戏院落成,中华戏校老生演员王和霖变嗓,就由李和曾接替,从此开始唱正工老生。他天赋条件好,学习又刻苦,当时高庆奎在校任教对他十分器重,经常进行个别辅导,甚至通宵达旦,一出一出的教,一字一句的说,一招一式的练,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进步很快。1939年,他出科后不久,正式拜在高庆奎门下。高对他的演出剧目一一调理,要他把自己的艺术充分继承下来。经过大约两年的时间,李和曾不负所期,真正成为了高派的优秀继承人。他经常在京、津、沪、鲁、冀搭班演出,以高派的《辕门斩子》、《斩黄袍》、《斩马谡》、《碰碑》等响誉南北。1945年他到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加入民主剧团,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他们剧团还曾到西柏坡为党中央演出(1981年他还曾率团到冀南演出过,仍然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场场爆满)。

建国后,他任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一团副团长,1954年同李少春袁世海等赴港澳、印度、印尼、缅甸等地区演出获得好评。1955年1月中国京剧院正式成立,李和曾任二团副团长(后为团长)。1956年随梅兰芳到日本演出访问,以后还曾到英国、苏联、东欧各国演出。1961年他又拜周信芳为师,在表演艺术上得到新的提高。他没有门户之见,在掌握高派艺术的基础上又兼修麒派,表演上既有高派激昂高亢的风格特色,又借鉴麒派的浑厚洒脱的艺术特点,其表演魅力更加成熟完善。

李和曾有一条好嗓子,高、厚、宽、亮,音色别具一格,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花甲之年,仍然是满宫满调。《逍遥津》剧中,一句[二簧导板]“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唱的高下起伏,波澜跌宕,大气磅礴,动人心弦,将汉献帝一腔的悲愤倾吐的淋漓尽致。李和曾在新中国成立后演出了许多剧目都有所创造,在推陈出新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夸张、奔放、激跃、委婉,一系列的成熟的,富有特色的演唱技巧,发挥了高派擅长演悲剧的特长。他的代表剧目有《逍遥津》、《哭秦庭》、《赠绨袍》、《辕门斩子》、《斩黄袍》、《斩马谡》、《李陵碑》等。新编剧目有《朱仙镇》、《三打祝家庄》、《生死牌》、《摘星楼》、《孙安动本》、《智斩鲁斋郎》、《闯王旗》和现代戏《白云红旗》、《节振国》、《詹天佑》等。亲传弟子有辛宝达

李和曾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白登云曹艺斌陈少霖杜奎三费文治高庆奎郭中昌贾贤英剧文林李广伯李和保李门刘琢瑜李文林李忆兰李云鹃明毓琨倪茂才曲素英沈金波孙慧珠孙砚军孙玉奎王凤朝王雅兰王玉敏萧盛萱辛宝达徐敏初杨博森袁世海张和元赵炳啸赵金年赵永泉朱金钊邹功甫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09-07-22
编辑整理:小豆子、青山、濡吟客
浏览次数:27529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